来自香港培侨小学教师的学习感悟:清华附小学习型团体

| | 分类: 校园新闻
清华附小
学习型团体
文:KEVIN WONG
 刚到校门口便看到“清华附小欢迎你”的横幅。清华附小坐落于拥有厚重历史的著名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刚到这里的那天夜里,很冷,校园曾经承载过的荣誉使我们对眼前这所学校充满信心,它为下一代人的成长筑下了希望,潜力与创新的基石。进入紫色的校门,想着将会看到什么时,我们走进了贵宾招待室,不禁会想“清华附小欢迎你”是否真的如此。然而,学校已经为我们一行人预留了热气腾腾的饭菜,用餐之间与教师们交谈中,我们很快感到了清华附小以尊重信任为根本。
学习型团体:教师层面
清华附小是一所享有盛誉的学校,学校里大部分学生来自清华大学的教授子弟;这里的教师毋庸置疑也是最好的,因为每一个岗位都有上百个竞争者在为之努力。即使是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地方,当你走在学校里,仍然可以看到教师们停下忙碌的身影与我们交流,吃饭的时候互相谦让,并且不时地讨论课程,学生以及教学方面的事情。在这里,教师是教育者,探索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当你走在校园里,你可以看到每个教师手中都有一个紫色的记录本,这个记录本是学期初发给每位教师的。在这里,每个教师每学期需要至少听其他教师30节课,写出批注并且及时把反馈和教师沟通,期末教师需要把这些批注交到校长那里。教师们把一些有价值的,对一名教师同样也是学习者而言能够帮助其提高的反馈及时与教师沟通。教师们成立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敞开门欢迎这种及时的反馈;谦虚向其他老师请教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这样的氛围遍布校园。
学习型团体:学生层面
我们的副校长即英语学科负责人和我都得到了一个在清华附小进行一次教学展示的机会。我们已经习惯了做公开课,非常喜欢迎接挑战,也非常渴望来教附小的孩子们。在正式授课之前,我们有个简短的和学生见面时间。当一个外教突然出现在学生面前时,所有的目光集中到了我的身上。他从哪里来?他会说中文吗?为什么他会姓黄?他会教我们什么?学生们都被吸引住了。在课前的几分钟交流时间,我有两个目标:(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便我们能够一起学习新东西。(2)去发现学生的已知和未知,这样我可以确保教学生一些新的东西。
这些同学们教起来绝对令人惊喜。一节故事教学吸引了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他们积极的举手,回答问题,毫不费力的营造了一种积极地学习氛围,达到了教学目标。无容置疑,我的课堂深深的受到了学生们乐学情绪的影响。我设置了艰难的问题,如果没有经过思考和尝试,他们不能回答。我被学生们的努力融入、参与和乐学所感染。毫无疑问,学习型团体的文化精神贯穿全体师生,从校长到老师乃至学生。难道我们的教育机构不应该将这样的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吗?
学习型团体:校长层面
窦校长是一位出色的校长,优雅地转换着教育家和学习者的角色,出色地塑造了各种身份:团队管理者,梦想家和故事演说家。我们与清华附小交流学习四天。然而,有两天的时间,窦校长都在外部进行教学交流,做演讲,课堂展示以及担当评课专家。鉴于窦校长的名望和影响力,即使有可能等不到她给我们听评课,也没有关系。而我们是幸运的。与窦校长一起评课的有许多高级教师,观课教师,来自其他省份的参观学习者以及受邀的清华大学教育学院的教授们。接下来的评课阶段十分多元,涉及很多中国文化层面,这样的反馈简直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窦校长首先引出评课讨论的核心问题:“你觉得今天的课怎么样?”,这样简单的一个问题策略性地包含了多方面的反馈信息。整体讨论按部就班地进行,包括实用性,建设性,教法以及最后的社会和全球性内涵。这次反馈本身就是一堂优质课,教我们怎样吸引每一位学生,以达成构建优质课堂的目标,怎样平衡实用性,理论性,社会性以及全球性,还有艺术性。每一间教室都是窦校长精心安排的,都有其特别的的含义。每走进一间教室,她都述说着,比划着,滔滔不绝;同时也真诚地聆听着。让我们感受越来越深的是,窦校长奠定了这个学习型团体的基石。
学习团体是强有力的。他们对成功与失败,谦虚与骄傲,墨守成规与励志,共同目标与个人价值,专业的尊重与坦率的问责有独到的见解。他们知道如果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一切都运行不起来。在这所学校,你可以轻易感受到这种彼此的信任,从校长开始,学生之间,教师之间都是这样的。这是校长作为一个领导者,教育者,同样也是一个学习者赋予老师们的权利与尊重。
一个学习经历:民族自豪感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我拥有这样国际化的背景,我一直致力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清华附小之行增加了我对中国文化的喜爱。这次大陆之行我参观了许多乡村学校,那里的学生脖子上都带着红领巾,在清华附小,我同样看到了学生们紫色和白色相间校服领子上的红领巾。学生们无论贫穷富贵,这种团结的精神支撑着他们的民族尊严,一条红领巾被赋予了如此多的含义,这是我从没有经历过的。
中国文化多元地融入附小的文化中,在艺术学科里大放异彩。比如,老师会要求学生将校园里的植物在一年四季里展示的不同样态画在纸上;还有,教职工每天免费用三餐;北风呼啸的时节,学校会给每位老师连身定做冬季棉服;就这样,语言成了用来互相表示尊敬的方式,有一次,司机们同样被称呼为老师;体贴的窦校长在无人注意时递给了他一袋外校送给她的茶叶。
在清华附小的最后一晚,我们沿着冰冷的操场走回宿舍,“司机老师”发动了汽车,开启了大灯,为我们照亮了前面的路,此时此刻,我对中国文化的敬仰便更加深刻了。这件小事并不必要,然而,当我们加快步伐并感激地回望的同时,我突然感到它十分必要,正是这灯光让我看清了附小文化的温润。
 
 
 
 
 
 

                                                         编辑:姜海霞

                              供稿:香港培侨小学教师黄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