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和反思中前行

| 分类: 项目研究
    随着小组化学习的不断推进,在学生身上出现了一些可喜的现象,如课堂上学生的参与面广了、积极性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提高了,小组成员变得更加团结了等等。但在推进过程中也有需要我们不断反思、探索的地方。
    1. 如何评价更合理?
    在小组合作评价实施的过程中,其中一项是课堂学习的评价,我采用了一般的做法,根据每个小组在课堂上的发言情况,在黑板上画星。但在课堂评价中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哎,怎么总不叫我们组?”。清楚的记得有一天上完数学课后,五(6)班的学生冯路阳眼里噙着泪花跑到我面前抱怨说:“老师,这不公平,为什么不让我们组回答问题?”我说:“你们组的××总不举手,四个人得一起举手”,冯路阳一脸委屈的和我说:“我们和她说了,让她举手,但是她还不举手”。紧接着我建议:“你们要多多鼓励她,老师也会帮助你们鼓励她主动举手发言”。事情暂时得到了解决,但事后我不断的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起初分组时,为了使各组处于大体均衡的水平。每组通常有四人组成,其中一个为优等生,两个为中等生,一个为后进生。并且我们经常发现能力较强的学生学习的津津有味,能力弱的学生则默默无语。那怎样真正调动这部分能力弱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而不仅仅是为了举手而举手?我还在不断思考着……
    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它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奖励为奖励对象的做法,从而改变了班级教学中学生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尽其所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这样的评价重全体,轻个体,这样的评价具有带动竞争的一面,表面上看起来课堂竞争很热烈,其实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表现和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独特思维,具有较大的片面性。
    合理的评价方式,注意评价的全面性。合作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各组的不同表现,而且要以全面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要将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个人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力求凸显评价的全面性、发展性。
    课堂上教师评价、组长作业自学评价以及单元学习评价,每一项评价如何科学而又合理?这些分项评价如何进行整合?这是我下一步要探索的问题。
    2. 小组如何调整更融洽?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固定的合作伙伴或合作形式产生了厌怠之感,在与本小组同学相处的过程中的一些矛盾也开始显现。“老师,我对他忍无可忍了,再这样下去我都受不了了”,“老师,她对我总使用“暴力”,我在这个组呆不下去了,我建议换组”。一些学生在我面前这样诉苦。
    在合作学习中,常常会发现学生对所讨论的内容,或要解决的问题兴趣不同,再加上学生的稳定性较差,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效率。为了调节课堂气氛,改变呆板的组合形式,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由于小组里的成员大多兴趣、爱好相投,感情相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例如对某一问题有兴趣的、观点一致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或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组成合作小组;还可以好伙伴组成一组等等。
    这样灵活的分组,学生几乎永远没有固定的座位,也没有永远固定的合作伙伴。这种不断变动的小组,使学生获得了和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同学交往的机会,在学习中逐渐形成了用他人的眼光看问题、向他人学习的能力,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从而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意识。 郝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