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鹏课题研究社团的王宝绎、余逸辰、刘心雨、王昕炜、庄芊识同学
亲爱的窦校长:
您好!我要紧紧的拥抱您!我太激动了!我们万分没有想到卢老师会重新回到这个“一班”,万万没有想到清华附小对彭亦成作出了这么大的决定!而且整个假期其实都在花精力,把彭亦成当成个“课题”来研究。
很多年前,我在我们楼下,无意间听到清华附小的两个女生聊天,有个女孩就说,我真不想去学校,因为同学们说我,班里要是没有我了,就不会拖后退了。当时我很震惊!心里很同情那女孩。
孩子在幼儿园上大班吧,班上有一个男孩,长得挺好的,但是他似乎就是很难管,得专门有人来管他一个,操场活动时,他一人满院子跑,她的妈妈总是远远的,从来不跟我们说话,似乎这样的孩子是一个罪过。也有家长私下议论,还说要是以后跟他的孩子一个班,肯定不同意。影响其他孩子学习是不行的。你自己可以不学,但是你要是影响我的孩子学习,那肯定是行不通的。我那会也是深深的同情那个妈妈。
彭亦成到现在很“闻名”,我这个妈妈和当时那个孩子的妈妈心态是有些相通的。其实我基本也是不怎么和班里那些妈妈多聊的。
我也担心孩子不守纪律惹祸,影响到别的孩子,因为你可以不学,但你影响到别的孩子学习就会有抗议了。虽然我们是二代!我们曾经有想法送孩子回老家去念书,曾经想让这孩子退学在家由爸爸教他点知识,也曾打听回龙观的民办教学(因不满现在的教学观念,而且是针对这种问题孩子,因材施教的。)但这些,最后都不了了之,没有勇气实行。不是郑渊洁的孩子,也不是韩寒!
我去北大医院带孩子看“注意力障碍”时,看到很多和我一样苦恼的爸妈,大家一聊都很有共同语言。这部分群体都渴望得到帮助!我们真是何其的幸运!深深的感谢清华附小对彭亦成的帮助!
这两天我是一身轻松,笑容不由自主的绽开在脸上,如释重负啊!放下包袱了,真的是很舒心!心里踏实多了,那种无形的压力解散了!
周五晚上,王老师、卢老师和我们一家子见面了,我们谈得很愉快。孩子也跟我们在一起很愉快的参加了谈话,彭亦成答应卢老师三点:一是,上课想看书时先数五下,再决定,你可以选择看,或不看,但你做这件事时,一定要想到卢老师的数五下,二是,每天要在语数英课上发言一次,三是,记事本每天要主动给卢老师看,主动看的有奖,等卢老师找你了,就是惩罚了。呵呵。孩子当时都是答应“能”了。晚上躺床上,我问孩子,他都还记得这三点。
卢老师还跟孩子聊到交朋友的问题,我想她是在引导孩子看到周围同学的优点,吸取他们的长处,利用榜样的作用,帮助孩子培养一种价值观,慢慢的让孩子融到班级里来。不经意的,不留痕迹的,把彭亦成就拉进来,参与进来了。
王老师负责表扬彭亦成,三位老师,包括我们两位家长,有问题跟卢老师说。学习作业的一些事情基本上老师们给去分块解决了。
我记住卢老师对我说的两点:对孩子说话轻、淡定。要发火了就赶紧做饭、洗衣去。呵呵。
我是内因,我调整好了,儿子负担少了,三个老师改变对他的教育方式,我们互相给力,自然会有好的效果。
这两天,我和孩子在家相处很愉快。周五晚上他说他把体育老师让他通知铅球队黄山留影的事,忘了,周六自己一早起来,去学校把这事及时通知黄山,解决了。这也是很大的转变。军训自己清理东西,今天早上自己去食堂吃早餐,习惯性的给妈妈带回一份,然后把餐卡留在家,把自行车钥匙留在家,自己安排走路去学校。
另外找出彭亦成在五年级上学期写的一篇自命题作文《冬天的清晨》,原创,给您看看。我读到这篇文章就似乎回到了那天下雪早晨,他一醒来就看到白雪在窗外飘的惊喜。这是我认为他在写过的作文里最好的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