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的阅读与识字

| 分类: 常见教育问题
   儿子从小就爱问为什么,并且问不清楚决不罢休,为此我和孩子爸爸开玩笑叫他“十万个为什么”。 遇到儿子提出问题,我们尽量通过上网、查专业书籍回答清楚他的问题,也许是儿子习惯了,一有问题就牵着我的手跑到书柜边指着里面的书说“查查”。于是,我们得到启发,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去书中探索,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因此,我们在儿子幼儿时就开始用心培养他热爱阅读的习惯了。虽然题目关乎识字与阅读,但在此我谈的不是教孩子识字,而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因为识字仅仅是阅读的产品之一。关于培养儿子的阅读习惯,以下是我们曾经经历的三部曲:
     第一步要营造读书环境。为了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作为父母以身作则,我们只要有时间都会各自拿一本书安静的阅读,家里的电视几乎成了摆设,电脑也不过是收收邮件查查资料,这一切都是为了给儿子一个读书的氛围。正面引导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真正营造读书环境,还要给他愉快的体验过程,让他融入环境。于是每天晚饭后睡前1个小时左右,我会跟孩子一起阅读他喜欢的绘本,将夸张的语气和肢体语言加入到阅读的过程中,尽量使儿子享受阅读。我并没有专门教孩子识字,在一遍又一遍的陪伴阅读中,他自然而然地主动认识了不少汉字。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儿子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与基础,也养成了定时读书的习惯。时间久了,儿子竟然也习惯了没事儿的时候捧一本书翻阅,为良好的读书环境开始贡献自己的力量了。
     第二步要引导孩子深度阅读。读书的环境有了,读书的兴趣有了,读书的能力也有了,但是毛病也开始出现了,读起书来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仅仅停留在肤浅的略知一二状态,我买书的速度居然已经赶不上他读书的速度了。面对这样的问题,为了提高儿子的阅读质量,我们加入了讲故事的环节。儿子每读完一个故事都要讲给我们听,我们读完也要讲给他听,一方面让他觉得这是一个平等的游戏,不要有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也示范给他什么叫讲得好,至少要树立一个相对不错的榜样。通过将读过的故事再讲给别人听,既检验了读书的效果,也锻炼的口头表达能力。总之,阅读并不仅仅是安静的坐在那里看,而是要真正的学到知识、学到道理,因此,深度阅读应该是阅读的必要过程
     第三步要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平日里,只要有时间就带儿子逛逛书店、时常讨论交流一下某本书的读后感、无论出门去哪里都记得互相提醒带上一两本自己喜欢的书……;在家里的桌子上、沙发上、床上、窗台上等只要孩子能走得到、够得着的地方,我们都会放几本书,儿子只要有兴趣就可以随时翻翻看看。让这些细节充满家庭的生活角落,无疑也就将阅读成为了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也让家里的空气中充满书的味道。
     以上三部曲实质是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坚持阅读习惯的三个阶段,既有先后承接关系,又会在一段时间里互相融合。阅读没有止境,凡事贵在坚持,因为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所以良好的习惯需要家长和孩子长期坚持,相信一旦坚持下来,家长和孩子都会有丰硕的收获。
     这仅仅针对我儿子的一点点个性化的方法,孩子千变万化,家长也是千人千面,也许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方法,希望能够对其他家长有所启发。但我坚信,这样点滴的积累能够给予孩子成长无限的动力,并将让孩子受益终生。
                                   二(1)于济泽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