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又不简单——2012年吴跃猛老师的感人故事

| 分类: 教师团队
   来附小一年多了,感受着附小每一天的进步与窦校长身上传递出的正能量。更发现身边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同事,他们身上有着清华人行胜于言的精神,远的不说,就来说说我的副班主任,吴跃猛老师吧。
   谈起吴跃猛老师,这要追溯到我实习的时候。
   记得当时我跟着祝军老师在六(4)班实习(此班已毕业),而六(4)班的副班主任就是吴跃猛老师。每天,吴老师都早早的来到班里,站在孩子们的中间,亲切的叮嘱孩子们要认真地早读,有时也翻一翻书架上的书,学生们和他都很亲切。除了早读,每次上课间操,中午小饭桌或班里有活动的时候,吴老师也都会准时出现,从来没有爽约。来的时候和走的时候总是脚步急匆匆的,如此简单。
   后来我才知道,吴跃猛老师是附小“金帆民乐团”的负责人,经常要带着乐团出去演出,而且身为音乐教师的他,每天都要上好几节课。怪不得脚步快,原来是个大忙人啊!不过在孩子中间他又是显得那么的平和有耐心,这让我对这个留着长发的“艺术家”产生了几分敬意。
   新学期伊始,学校分配我担任四年四班的班主任,而副班主任恰巧就是吴跃猛老师。像往常一样,每天早上,吴老师都会早早的来到班里,叮嘱学生们早读,课间操准时出现在队伍的前面,中午小饭桌也要来班里看看孩子们,简单平凡,可这看似简单的背后,却并不简单。
   接触多了才了解到,作为音乐教师,吴老师是非常出色的,不仅连续三年被海淀教委评为“艺术之星”,而且论文获得北京市“京美杯”一等奖,同时又被北京市教委评为“金帆感动人物”,所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海淀区艺术节独奏比赛一等奖,个人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等等。不仅如此,吴老师还要抽出时间参加各种培训,比如海淀区“名师工作站”培训听课活动,北京市“相约金帆——庆祝金帆建团25周年”高峰论坛会等一系列活动。在教学研究上,吴老师结合课堂教学把原来所编写的《竹笛教学简易教程》重新梳理编排。通过对三、四年级的试教工作,在课堂上运用小组化教学,使得学生在掌握竹笛演奏方面积累了第一手经验。有时我很纳闷,吴老师是如何把这么多琐碎的事情协调得如此完美,面对这么多的事情,要有怎样的责任心才能如此平和的走到孩子们中间,事无巨细的上好每一节课。
   我们班“金帆乐团”的孩子较多,吴老师每次进班,都要和我交流这些乐团孩子的学习状况,吴老师说,特长要抓,这些孩子的学习也不能放。我经常看到吴老师奔波在音乐教室与乐团排练房之间,脸上有过疲倦,但眼神中却一直充满激情,从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他对音乐的热爱、对教育的热爱。这学期里,吴老师带着民乐团做过多次的演出,7月份,欢送2006级乐团毕业生,并成功举办了“心中燃烧的音符——2006级金帆民乐团毕业音乐会”;8月份,“金帆之旅——金帆艺术团进社区活动”专场艺术演出活动; 9月份,从民乐团中选出50名孩子成立“清华附小礼宾管乐团”并初具规模,开始每周参加升旗仪式奏国歌活动;同时还有乌克兰萨瓦斯托波尔市“万花筒”青少年舞蹈团来访交流活动;10月份,成功举办“金帆情——庆祝金帆艺术团建团25周年专场音乐会”;11月份,完成西苑学区第二届少代会开幕式演出;12月份,参加“海淀之光——海淀区金帆艺术团”大型文艺晚会等。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么多的演出,背后需要经过多少次的排练啊。
   作为我们班的副班主任,吴老师也是极为负责的。记得有一次我要出去参加新教师培训,班里的课调不开了,我非常不好意思地打了吴老师的电话,希望他能和我换一节课,同时帮忙照看中午的小饭桌。我知道吴老师非常忙,没想到吴老师接到电话对我说:“长亮,你忘了吗?我是你的副班主任啊,就算再忙,咱们班里的事我也不能不管啊,这是我的责任,你就放心的出去培训吧,班里面有我呢。”正是因为有吴老师这样的话,让我能放心的出去培训。等我中午回到班里,吴老师正在有序的组织学生们分饭,还不断叮嘱孩子们抓紧时间吃饭,别等饭凉了,吃完饭别乱跑,喝点热水等等。可以看出吴老师对孩子们的爱,对副班主任这份工作的尽责,孩子们有这样的副班主任,我能有这样的搭档,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确实,我是幸福的,吴老师作为有经验的成型教师,经常鼓励我:“长亮,我特相信你,你管理这个班没问题。长亮,我很看好你,大胆地去实施你的想法吧。”这些话,经常能从吴老师的口里听到。吴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宽厚的老大哥,有时看似简单,但细琢磨起来,又真的不简单。
                                                                   
                                 许长亮
 
感言
   吴跃猛老师作为附小“金帆”民乐团的负责人,专业卓越、业务出色,连续三年被海淀教委评为“艺术之星”,被北京市教委评为“金帆感动人物”,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海淀区艺术节独奏比赛一等奖,个人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 “深智一物,众隐皆变”,在以学科专业素养带动教师成长的道路上,他堪称楷模。
                                             
                                 窦桂梅 胡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