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激情的新生代——2012年赵若冰老师的感人故事

| 分类: 教师团队
   今年三年级来了一位年轻漂亮的英语教师——赵若冰,就和她的名字一样冰雪聪明,从她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附小明日的辉煌。
   同是八零后,她一点都不娇气,独自在北京打拼。她每天很早来到学校,晚上还得加班加点,天天披星戴月,从不迟到早退。教室是她的家园,讲台是她的舞台,学生像她的朋友。她的脸上总是带着如春风般温暖的微笑,成为丁香树下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在附小做老师难,一个新老师在这里开启她事业的征程更是难上加难。我们所在的是一所附属小学,学生家长多数都是大学老师,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对老师的要求就更高;由于都生活在同一个校园里,家长之间联系紧密,这就意味着老师的工作不能有半点“疏漏”,否则将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清华家长向来对孩子行为习惯疏于“管教”,这和今天的学校教育要求相差甚远……面对着诸多的工作难题,赵老师靠她那极大的工作热情和辛勤的付出都逐一克服。每天面对那些八、九岁的小孩子,她有足够的耐心;遇到教育问题时她有十分的信心;面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家长她献出的是诚信和虚心。
   中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自我约束力差,想要有个良好的课堂秩序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不熟悉学生情况,批评的轻重也很难拿捏。赵老师另辟蹊径,利用孩子们争强好胜,在班与班、组与组和学生之间开展课堂纪律的评比,激发集体荣誉感,让孩子们自觉地遵守了秩序。人常说:当苗儿需要一杯水的时候,绝不送上一桶水;而当需要一桶水的时候,也绝不给予一杯水。适时适量地给予,这是一个好园丁的技艺。为了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赵老师经常向所带班的班主任请教,逐步摸清了每个孩子的特点和脾气,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性格内向一些的,她就多给些发言的机会;反应比较快,性子比较急的,她就多挑一些细节去纠正;而学习慢一些的,她就注意多给一些鼓励和夸奖,并且利用业余的时间主动帮一些孩子补课。没有多长时间,孩子们也都喜欢上了这位老师姐姐。课前课后,总有不少孩子围在赵老师的身边。
   赵老师经常加班加点备课、改作业,力争让每一节课的授课环节更严谨一些,内容更丰富一些,课堂活动更生动一些,语言更浅显易懂一些。不知道有多少次,她从课堂上返回办公室的时候,嗓音嘶哑了;不知道有多少次,她为了一个不肯认真完成作业的孩子心急,跟孩子苦口婆心地讲认真学习的道理。她用语言在课堂播种,用粉笔在教室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就是我看到的赵老师的付出。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望,播种幸福。赵老师,一个清华附小快速成长的新兵,正努力成为这希望与幸福的播种人!
   作为三(6)班的副班主任,上操时,经常能看到赵老师穿梭在队列中,这穿梭不同寻常,就在这穿梭中,有的孩子得到一个微笑,有的孩子得到一个“大拇指”,还有的同学得到的是表扬、鼓励的话语,孩子们个个精神头十足,操也做得格外认真;课间,赵老师更是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和孩子们一起聊天;每次发加餐,她总是提醒学生注意饮食卫生,把教室收拾得干干净净;每次课间活动,总是看到赵老师在操场上带着学生做游戏的身影;每天下班,赵老师也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扫地、拖地、摆桌椅,她默默无闻地干着换来了教室的整洁。身边有这样的同事,生活中有这样的老师,是一种幸福。这种激情也慢慢感染着三年级组的每位教师,大家彼此关心,彼此欣赏,彼此奉献,彼此快乐着。
   除了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外,赵老师还积极参加学校和教研组安排的各项活动,多次承担区级公开课,获得好评。同事之间有需要帮忙的,她也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虽然来这里工作才半年的时间,但她已经充分融入到三年级组的大家庭里,每个人都和她合作得非常愉快。
   人生没有小角色,只有大舞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赵老师别无所求,只想把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她别无所爱,只想把全部的身心扑到她心爱的事业当中。这就是赵老师,一个勤学好问,爱校如家的教学新手;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英语教师;一个受大家欢迎的好同事。
 
                               (王艳)
 
 
感言:
   彼此关心,彼此欣赏,彼此奉献,彼此快乐。赵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与默默奉献的精神在感染身边同事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独特新颖的班级管理方法、辛勤肯干的做事风格无不在彰显80后难能可贵的品质。她真正践行了《纲领》中提到的“把微笑、感谢与赞美当作职业本能”。
                                    
                              窦桂梅 胡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