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3中队的窦邵博、王以诗同学
“悲观、乐观、达观”是人生三态。悲观的人在山脚下看世界,看的是幽冥小径;乐观的人在山腰看世界,看的是柳暗花明;达观的人在山顶上看世界,看的是天高地广。王丽星老师就是站在山顶上看世界、悟智慧的人。他的“看”是很有特点的,他看事能看到内,看到理,看到整体。
说他看事看到内,要从他的数学课堂说起。
对王丽星老师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天早上7:30左右,王老师都会端着自己装满水的茶杯,拿着教材从自己的办公室走向教室。虽然不是班主任,但王老师每天都坚持早早走进教室,收集学生的作业,批阅学生的作业,另外为即将到来的课堂做充分的准备。他的观点是,早点去教室,面批学生的作业,效果要明显得多。王老师的课堂,非常具有吸引力,他思维敏捷、条理清楚,还不乏幽默,他能准确地把握每一个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针对性很强地上课。王老师理解学生真是理解到了内里。他主张学生能在学校在课堂上解决的就在学校解决,尽量不要让孩子带着大量的作业回家,因为孩子不仅有数学作业,还有语文、英语等作业。他的课堂高效,学生理解透彻,许多问题都能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学习及教师引导予以解决。王老师把课堂琢磨透了,把学生理解到位了,所以学生都很喜欢王老师。
说他看事看到理,要从他带数学团队说起。
这一年,王老师带领数学团队对《数学乐学手册》修改过三次,每次都是根据学生的使用情况及教师对《乐学手册》的反应情况进行修改。调整之后的乐学手册明显更适应学生的学习,并有助于学生反思错误,记录错误,并改正错误。这一年,数学组举行过多次教研活动,尤其是海淀区教研员下校调研及数学同课异构活动,每一门课程,王老师都与学校老师进行仔细沟通,上课的思路、逻辑、教态等他都要仔细过问,并提出建设性意见。这一年,数学组还在王老师带领下,进行了数学“X”课程的尝试与探讨,尤其是数学阅读课程,在王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有效探讨与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王老师还利用每周五下午的课外时间,组织数学组进行教研活动,共同探讨如何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说他看事看到整体,要从他负责的人力部工作说起。
王老师还承担学校人力部的工作,每天除了繁忙的教学任务外,他几乎把自己的时间都放在了为学校物色优秀人才上,所以,他看事情必须从整体考虑学校的发展,把学校人才发展的大盘子全装在心里,决不是停留在一个学科的应聘上,也不是停留在一个岗位上,他看的不是一个点。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把简历仔细看看,优秀的人才要重视起来,多跟踪,不要为学校漏掉任何一个人才。”另外,全校教师的薪资、职称、绩效等工作都由王老师来负责,虽然工作量大,但他从未出过错,这源于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认真对待。每天,王老师办公室的灯都要亮到很晚,那一定是他在处理学校人力资源方面的事情。
王老师还是一位酷爱学习的老师,记得今年去十一学校参观交流,一路上,王老师都利用空闲时间在读书,我瞅了一眼,是《数学思维》,已经是学科带头人的他,还那么热爱学习,让人倍感敬佩。上好课程、教好学生、做好学校给的工作,这就是王老师的使命,新的一年,他将带着使命继续出发。
(刘建伟)
感言:
调查显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是具有幽默感的老师。王老师的数学幽默不仅是一种智慧,在王丽星老师的课堂上总能以轻松、愉快的方式交给学生一种数学思维方式。他妙语连珠的王氏幽默也化解了身边同事的的劳累,给我们平添了几分乐趣。他那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谦卑恭让的处事态度、真诚质朴的感恩情怀,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窦桂梅 胡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