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6中队的刘佳桐同学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前身是始建于1915年的成志学校,至今已走过近百年历程。近年来,学校在创新教育的道路上迈出了尝试的脚步。
以优雅环境奠基创新教育
清华附小坐落于清华大学校内,冯友兰、朱自清等著名教授,都曾担任学校董事会成员。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中科院院士李德平,浙江大学校长杨卫,奥运冠军何姿都曾在这里学习过。大学的实验室、图书馆,身为各领域学科带头人的家长,以及大量的知名校友,都是学校宝贵的教育资源。
附小校园,由著名设计师王丽方设计,曾获中国建筑的最高奖项——鲁班奖,校内有的十六座雕塑、十二大景观,涂鸦墙、攀岩墙、创意发明墙点缀其间,十万册书籍遍布校园和教室,人均占地面积超过国家标准5倍,是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乐园。
早在建校之初,清华附小就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最重要的办学目标,进行了“五四”学制的探索与改革。十年前,窦桂梅校长作为教育部更新观念主讲人之一,在人民大会堂作专题报告,提出“为生命奠基”的“三个超越”:“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十多年来,学校在“三个超越”理念的推动下,把“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作为办学宗旨,努力为学生打下身体的底子、学习的底子、精神的底子。2011年,学校承担了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试验”项目。
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教育开展的前提。学校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丰富的教育资源,美丽优雅的校园,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儿童的生命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不是超前,不是选拔,而是呵护。学校要努力保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力,为儿童未来多方面的发展提供可能。而落实这一切的最主要途径,就是学校的课程。
为解决国家课程分科过细,学科间教学内容缺乏整合,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清华附小总结以往办学经验,广泛听取学生、家长、教师的意见,确定学校创新教育的改革方向——构建“1+X课程”体系。
“1” ——国家课程整合后的基础性课程
“X” ——实现个性化发展的拓展性课程
精研国家课程“1”的校本化实施方式,使之能够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在减轻负担的前提下,服务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开发拓展性课程,让学生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学习,满足不同的教育需求,实现人的个性化发展。
具体实施构想如下:
1.“1+X课程”目标
一流好人格;一身好体魄;一生好习惯;一个好兴趣;一种好思维。
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项好才艺;一门好外语。
2.“1+ X课程”设置
原来的11门课程整合为四大门类:健康与生活、语言与阅读、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各门类下分设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
(1)1——基础性课程:
品德与健康:品生与品社、体育、健康教育
语言与阅读:语文、英语
科学与技术:数学、科学、信息、综合实践
艺术与审美:美术、音乐、书法
(2)X——拓展性课程:
品德与健康:主题教育、海外游学、健美操、武术……
语言与阅读: 法语、书法、阅读与写作、演讲与口才……
科学与技术:数学思维、DI头脑风暴、轻松发明、机器人……
艺术与审美: 舞蹈、合唱、国画、素描……
共计44门,并且根据学生的需要逐年修订。
3.“1+X”课程实施
(1)教学内容的改变
“1”指精研国家课程的配套教材。学科内部,筛选、归拢相关教学内容,挑选与本学科核心概念相关的教学内容精讲精炼。学科之间,找到整合的联系点,年级间统筹规划,形成整合性课程,减少因学科间教学内容重复而造成的课时浪费和负担加重。用节省下来的课时,实现“X”拓展性课程。
(2)组织方式的改变
“1+X”长短课时安排
“1” 指“基础课时35分钟”;“X”指“其他课时”。打破以往40分钟的固定课时,核算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整合分散课时,构建集约化的课时安排体系。以每个教学日为单位,设三节35分钟的基础性课程的教学时间;若干大小不等的课时,交差进行基础性与拓展性课程的教学,如“小课时”,每天10分钟的晨读、习字; 30分钟的上下午操;“大课时”60分钟的各基础性课程板块的教学和分层走班,拓展性课程以及实践活动。
“1” 指“本班教室”。学生上午在此进行基础性课程的学习。
“X”指“其他学习场所”。一方面打破班级建制,进行分层“走班”学习,根据学段特点,每周至少利用一个下午的大课时时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不同难度的班级,进行拓展性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走进清华大学、博物馆、电影院、实践教育基地,走向国内与国外广阔的天地,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以鲜明特色彰显创新教育
通过“1+X课程”改革的实验,学校在创新教育开展的过程中,通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学习方式的改变,形成了一定创新教育的特色。
1.从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讲
学校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通过“1”与“X”的合理配合实现了,落实基础与尊重个性的统一。同时,在整合后的四大板块课程的实施中,特别重视了开发下列课程类型:
学校四大课程板块,均根据课程的核心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设置了贯穿整个学期的实践性课程。“品德与健康”板块的“走进清华园”;“语言与阅读”板块的读书分享;“科学与技术”的学期实践作业,“艺术与审美” 板块的班级音乐剧等等都已形成传统。
以其中“科学与技术”板块为例,每学期同一年级的该板块的教师,结合本学期共有的核心知识,共同商定一个研究课题,带领学生开展实践研究。比如:一年级“去超市买东西” ;二年级“设计旅游路线和开销”;三年级“制作班级大事记日历”;四年级“记录蒜苗的生长历程”;五年级“全班同学身高的调查”;六年级“记录蝌蚪的生长历程”。每一项研究都是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种植养殖课程。
亲历生命成长的历程,有助于学生深入、完整、真实地认识世界。附小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校园内140余个植物品种,107棵古树,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的种植园,600平方米的华宇池,更有猫、喜鹊等小动物生活其间。这一切,都为种植养殖课程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于是学校每年春天,带学生在种植园里种植各种瓜果蔬菜,在华宇池中放生鱼苗,在校园竹林里喂喜鹊,在班级内养蚕、养蚂蚁、培育绿植,并开展长达半年时间的观察、记录、保育、探究活动,由此感受生命的轮回。
第三,创新发明课程。
学校开设DI头脑风暴、轻松发明、清华少儿科学家等一系列,专以创新发明为主要课程内容的拓展性课程。以其中的“轻松发明”为例,通过师生一道总结:主体附加、主体减少、组合发明、缺陷发明、反面突破、改变结构等发明方法,打破既有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目前,蒋宇昊、刘征楠等14名学生的发明成果,如伸缩筷子、晴雨两用服、具有颈部靠枕功能的衣领等已成功地申请了专利。
2.从学习方式的角度讲
课程内容的变革势必要求,学习方式的变革。学校要求教师必须彻底让出舞台,做到“三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的教学内容。大力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追求的是几个“真”字。我们希望引导学生真正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而非迎合教师;希望教师真正能够围绕学生的质疑建构课堂,而非问、教两张皮;希望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是真正打开交流的大门,而非仅仅是桌椅摆放方式的改变。
从目前学生的课堂反映来看,我校的课堂上,已经渐渐呈现出师生、生生、学生与课程内容之间多层面的深度对话。更想学、更会学、学得更多、习得的东西对个人发展更有意义,将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水木童心,书香清华”,使附小学生在清华大学百年的书香文化传承中,成长为拥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现代人,是我校创新教育实施的最终理想。尽管我们仅仅迈出了一小步,但我们相信未来一定能够实现创新教育研究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