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3中队的窦邵博、王以诗同学
北京教育学院院长李方专家论坛发言
我想接着东北师大柳校长的话来讲。先讲讲这节课给我们思想的启迪,从现象学理论看,事情要回归本源。但是,往往它有很多的表象,就像皇帝的新装一样,可以指向皇帝,也可以指向大臣,还有骗子,但从本源的角度讲,我们透过表象探求本质。
我想,窦校长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给我们揭示了两个本质。一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它的真谛就是奠基人生,像刚才窦老师讲的,母语就是母亲。妈妈给了我们生命,母语给我们思维、思想、情感、意识和灵魂。第二,是小学教育的本质。小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在哪?真的,不是什么择校、评优,关键还是奠基人生。窦桂梅今天讲的这个主题——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恰恰抓住了这两个本质。
首先,一上课先交流预学卡,谈谈预学以后的收获和疑问,我觉得这就是孔老夫子讲的教学法——叩其两端,问其本质。有了收获了,又有疑问了,我们大家一起讨论分享,这才是有针对性的教学。第二,给孩子们发言的机会。今天清华附小的孩子们发言踊跃,倾听认真,注重分享,更重要的是还能够接纳。现在的孩子,常常是讲了自己的,就不听人家的。我觉得接纳,是一种对今天的独生子女非常重要的训练。语文,往往是光教文,不教语,即便是教语,也常常是强调展示,而忽视倾听,更别提接纳。窦老师的课强调接纳,这让学生终身收益,这就是奠基人生。第三,文本细读,本节课的文本细读,不仅包括了中文的课文,甚至有双语的元素,这对我们今天解决汉语与英语谁重要的论争,具有启发意义。
窦老师的课上还提到了一个关键词——杀伤力。什么是杀伤力?一节课怎样有杀伤力?经典文学怎样制造杀伤力?我觉得关键是,看老师的教学能否直抵灵魂。窦老师在分析文本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引导孩子们进行了深度的心理分析,不同的角色,皇帝有皇帝的心理,大臣有大臣的心理,老百姓有老百姓的心理,孩子有孩子的心理。教学中还涉及到集体无意识、从众心理等等。当然,窦老师没有给小朋友讲这些概念,而是揉在平等的讨论中。还是那句话,大家分享,大家接纳。
一节课也好,一篇语文教材也好,甚至一个自然科学的原理现象也好,都应该有这种杀伤力。从小给孩子奠定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这是我们老师的功力所在。从学文习语到体验思维训练的过程,这才是真正的杀伤力。有了这真正的杀伤力,才会有学生的智慧和高尚。
我还想谈谈学习方法的问题,教师提供的预学、共学和延学单,是一种促进儿童自主学习的方法。此外,语文学习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是比较和联系,这在窦老师的课上都有充分的体现,孩子们都会终生受益,窦老师的母语教学也是在奠基人生。
当然,我也有一个思考。有一个孩子在延学中质疑骗子,骗子怎么样了?是不是骗子很聪明啊?这是绕不开的问题,这里面有价值取向的问题。现在,虚拟的东西很多,皇帝的新衣就是虚拟的,这个童话好就好在,在荒诞和虚拟中给大家警醒,所以200多年来才能经久不息,今天,网上飞的很多都是皇帝的新衣,捆绑了舆论和受众,甚至还有政府。所以我们要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以上,是就这一节课讲的,窦校长在怎么治校理教、团队建设中也做了多方面辛苦的工作,而这都是在为孩子的一生奠基,那就更难了。窦校长是我们北京教育学院的兼职教授,也是我们名师工作室的导师,她为北京市教师队伍、校长队伍的培训做出了无私的贡献,在此,我们也表示感谢。
编辑:林长山
供稿:“1+X课程”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