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3中队的窦邵博、王以诗同学
九月初我带着对校园生活的憧憬来到清华附小工作,一进校门就感到有一股融融的气氛,我们音乐组的几名同事幸福并快乐着的工作着。刚到小学,还不怎么适应,我的新同事给了我许多关爱,学到了许多东西,从日常工作到新环境的生活习惯,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迅速融入这个大家庭,点点滴滴都让我感动。真正体会到了,远亲不如近邻的哲理,工作上近邻不如同事的道理。我庆幸我不论走到哪里都有好人与我共处相伴,我发自内心地感恩我现在的同事。
人与人的相遇就像是一个随机抽样,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之中……茫茫人海之中我和李宝仓老师原本是陌生的,在缘分的撮合下相遇,相识。如果不会欣赏,不会感动,我们就不会结识人生中的铁哥们,心灵沟通的朋友。作为一名老党员,李老师在平时工作中带给我太多帮助,从一上来根本无从下手,到后来渐渐融入了学校的方方面面。从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正值学校学唱三字诀,那会天正热。李老师不顾酷暑,对每班的小朋友耐心指导一直到全班会唱为止。而后就是全校的合唱节,从台下每班的排练、排队形,到后来台上每班的钢琴伴奏指导,李老师身上透着一种一丝不苟的认真。
合唱节过后马上引来的就是校合唱团艺术节比赛,每天早上七点刚过。李宝仓老师就和张叶老师一起带领合唱团全团的同学反复练习比赛曲目,上下午的课间操,中午的午休,下午的放学以后,合唱教室永远是李老师指导的声音,这种辛苦从十月初一直持续到十二月底。可以说,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应该怎样走的一条路,应该对工作抱有怎样的态度。因为没有欣赏,没有感动,只有乏味。只有在体会到工作的快乐之后才能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积极地、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因为工作是为了获得工作的快乐。生活与工作中更多地需要去欣赏去感动,才会更加有意义.....
感谢我的同事李宝仓老师,珍惜这份情意,我们彼此希望对方比自己工作的好,希望对方获得骄人的成绩,为对方的成功而庆贺,生活上遇到了难题,我们能彼此相互倾诉,几句安慰的话语,几句化开心结的语言,会使我们茅塞顿开,心情变得豁然开朗。尤其是当工作累了的时候,我们俩足能演成一台戏,一唱一和、风趣幽默、往往是不亚于一场郑重其事的辩论会,那时我们会酣畅淋漓地开怀大笑,笑加深了我们之间的情谊,笑驱走了因工作带来的疲劳………来日方长,合作的美丽之花越来越越鲜艳,会绽放成越来越美的花朵。
这学期的家长开放日很巧的让我赶上了,对于刚刚进入新环境的我来讲,可能由于20几年的舞台生涯让我不知道什么是紧张,而只有一片茫然。在一切几乎都准备就绪后,家长还有五分钟就要进教室的时候,突然发现教室的电视与电脑连接不上了,意味着PPT就播放不了,这节课的计划将全被打乱。就在我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李老师走进教室,关心的问了一句“怎么样了”,我说“电脑连不上,这回死定了”。李老师二话没说,一边告我别着急,稳住了,一边调试着,随后电视上出现电脑画面,李老师一笑说了声“好了,加油”。随后的这节课上的非常顺利,过了几天校长也跟我家长都说你的课很好啊,但是之前发生的这些谁又知道呢,默默无闻,心态稳定,脚踏实地,这就是李宝仓老师给我的印象。那天的状况让我佩服,他临场的镇定及处理问题的能力给予我很大的支持。
除此之外,李老师的课堂也让我刮目相看,带着整班学生井然有序,有板有眼;讲故事,效率高,效果好,学生摇头晃脑学经典,策划得相当有水准。学生对他的感谢和喜欢布满整个教室的所有地方。
学校里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大家配合,每一次成功都渗透着同事们的智慧和汗水,跟这些有智慧而可爱的人在一起工作,虽累却快乐。感谢所有支持工作的同事!
邓玮
感言:李宝仓老师综合能力很强,不论是指挥、钢琴演奏、演唱样样拿的起放的下!干工作利落、效率高。在李老师来咱们附小的两年半中,遇到了两次北京市中小学合唱比赛,李老师以自己的合唱指挥魅力征服了所有评委和观众,“优秀指挥奖”非他莫属!
宝仓,作为年轻人,我更希望你在专业成长上不懈追求,一步一个脚印.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每个人只有愿意先往低处走,才能登上另一座高峰。成长的路上,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行的人,才最受看重,也才最令人敬重!
王丽星 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