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做磐石——2013年许长亮老师的感动故事

| | 分类: 教师团队

       在每间教室外的书架上,都摆放着几本印制精美的校刊,它浓缩了附小的校园文化,传递了附小的办学理念,成为学校、家庭的信息桥梁。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从一张四版的的校报,改版成一本40页的校刊。这中间的故事,这背后的辛勤付出,这其中爱与担当,让每一位手捧校刊的人,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而这位创刊者,每每被人提及,都是低调而谦逊地告诉大家,这是大家的功劳,他没做什么。
       但我们这些他身边的人都能够感受到他的付出与投入。那些日子,他变得憔悴了,每天工作到深夜,甚至有几晚不能入眠。栏目要定,内容要定,封面要订,更重要的是要做出附小自己的特色,传递出拂晓的办学理念,将每月附小的大事小情,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全方位地展现梳理。太多的头绪要梳理,太多的内容要精选。而他只是一位刚刚来到附小,参加一年半工作的年轻教师。
       于是,他开始阅读附小成长的历史,开始观察校园的每一个故事,开始关注每一个兄弟学校的校刊,开始和他团队的创造之路。
       每一个夜晚,都看到他伏案排版的身影,一点一滴,就这样,校刊出炉了。记得刚刚打出小样,他就兴奋地向我们展现,那目光里充满了珍爱,只有真心的付出,才会这样珍爱自己孕育的果实。
       一月一期,就这样,还没等出完这期,下一期就开始运作。下一期又将上一期的不足弥补。来自孩子,来自一线老师,来自家长的心声和作品几乎成了校刊的全部,真正地是办了一份师生自己的刊物,成为师生真正的心灵家园。
       语文教学要研究,丁香杯要参赛;班级的学生要管理,特色班级要建设;学校的各项比赛一样也不能懈怠;特别是他还承担了高年段五年级德育牵头人的工作,在段长、组长、德育教研员的指导下,开展五年级的德育工作,他常常有金点子,这不是凭空想象,这是思考与务实的体现,因为这些金点子,很多又可以落实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他是不可或缺的人,在班级,每天都有家长打电话和他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因为一年半的工作,让他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他也更是每天主动地和家长联系,达成教育的共识,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成长和进步。
       在年级组,只要谁有什么困难都愿意找他,因为知道他会帮助你。写篇通讯稿,设计个展板都自然成了他的工作。
       为了提高自己,只要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他都会不辞辛苦地跑上几个小时去倾听,回来还会将自己的思考分享给大家。学校有接待课任务,他也迎难而上,把他当作锻炼自己,成长自己的机会。
       每天,都感觉他有无穷的力量,他身上永远洋溢着青春的热情,充满着无尽的正能量。学生为他颁发奖牌,家长为他送来赞美,学校评选他获得金点子奖,评选为月度人物。面对荣誉,他也总是淡然,我还差得很远。
       他虽然身材高大。却刚刚工作一年半,还是教育战线上的新兵,但他的从容与投入,让我们看到了附小未来的希望。朝气蓬勃,蒸蒸日上。默默奉献、充满正能量。坚实地走向未来。
       他甘愿做一块磐石,坚实地走好每一步,走向未来。

许剑 

       感言: 教育是一份需要不断耕耘的事业,而教师就是一个个辛勤忙碌的园丁。许常亮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园丁。他不仅将时间花在了班级管理、家长沟通、组内教学、外派学习上,而且把珍贵的时间花在创建一本属于清华附小的校刊上。这本校刊不仅蕴含了清华附小的教学理念,更凝聚了家长、教师以及整个学校对孩子们的一份关爱。但更重要的是,这本校刊了记录孩子们成长的历程,描绘了他们在清华附小陪伴下的童年生活,对于他们的整个人生来说,这本校刊是献给孩子们的一份珍贵礼物。因而,许长亮老师的贡献,大矣!感谢,长亮老师!
       希望长亮今后能苦练基本功,在讲课、备课、作业方面还要下功夫。同时还要加强锻炼,做一个有毅力的老师!

黄耀华   韩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