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的师傅——2013年王玲湘老师的感动故事

| | 分类: 教师团队

       说到王老师,印象中总是那个说话间带着江南水乡轻柔的声音,却也是时而激情澎湃的声音形象。
       说到王老师,见面时总是那个眼眸带笑,未语便以亲近的样子,却也是利落且干练的洒脱模样。
       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者与实践者
       不说是特级名师,不说是学校领导,不说是我的师傅,但说这思考者与实践者。
       常常与王老师交流,向王老师请教,话语中,思考间,常常能听到王老师多年思考的语文教学思想,偶尔也深有感触,才知自己的浅薄,和混沌。幸有十月国庆假期间,王老师帮助备课,才发觉王老师也在做着自我超越。
       学校将要召开北京市语文减负增效现场会,将其中一节课的锻炼机会给了我,虽是机会却也是历练,王老师作为学校活动总负责人为我备课把关。想着一节课,还算是成熟,应该很快就能磨好,可哪知王老师并不满意,我就开始了一次有一次的艰难孕育。可每每当我拿着觉得已经大改的设计去找王老师,得到的总是相似的评价,“这个思路太老了。”“你已经被以往的设计框住了。”而且王老师不但是这样评价我的教学设计,对她自己提出的一些设想,也会不断否定。
       国庆假期已至,假期里王老师又找来我们几个还在苦苦思考的老师,这回带着对文本深入的挖掘,我们走进了语文创生性整合的思考,我们也似有所悟,原来王老师一直在寻求语文教学的突破,因此我们深耕整合,从课文内到学科内,从书本到生活,从语文到其他学科。就是一次次的思维碰撞,就是对整合意义的厘清,语文教学愈加丰满,课堂活力更加迷人。
       此时再做回想,印象中的王老师,每日见到的王老师都没有这思考者和实践者的模样深刻。因为对王老师来讲,也许整合也是一座山峰,而她已经思考着行在路上。
       对我来说,最幸运的就是能跟王老师一起走在思考与实践的路上!
       学校教学工作的把关人
       和王老师结对师徒后,就多了很多去办公室向王老师请教的机会。慢慢我也了解到,如果在王老师的办公室没有找到她,那就得走遍全校的每个班级才有可能遇上王老师。这就是王老师平日的工作,到班级听课,带着来自一线的发现,在梳理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心的工作。
       就是这样每次和王老师交流教学工作和备课内容,都没有与实践的疏离感,反而是常常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也是王老师一直贴近课堂的实践生命力。就拿这学期来说,王老师就在我的班里上了两堂课,用王老师的话说,这既是对我尽了师徒的帮助之义,也是自己在课堂上寻求亲近感的好机会。
       这就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把关人,王老师用贴近的视角发现教育,又用思考的眼光筹谋学校的教学工作。
       语文团队的御用评课人
       作为学校语文团队的负责人,学校语文团队的每一节都饱含着王老师的心血。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学段内部的研究课,乃至于青年教师想要提高的磨课,只要王老师知道了就会来到团队中,奉献自己的智慧,给老师们以引领。尤其是王老师那毫无保留的给予,就像是自己在精心的准备着每一节课。就拿我的课来说,常常自己都不记得哪一个环节没有经过王老师的润色和修正。
       还记得曾经写了一篇和王老师磨课的故事,就叫《“磨”出来的精彩》。这也许就是王老师做教育的热情与坚持吧!

王丽星


       感言:还记得,那年的八月十五,当我代表学校把她从车站接回学校后,附小就又多了一位蜚声国内的特级教师——王玲湘老师。走进了附小,她就成了附小人,成了附小的中流砥柱。或是激情洋溢的论道,或是儒雅精准的点评,或是默默安静的陪伴,或是超前独到的引领,或是……——她是我们真真不可或缺的领头人。修炼的路上,谁也不能为我们建造一座必须踏着它渡过生命之河的桥,但王老师定是肯载我们渡河的马、桥或半神,不要问,跟着学校,走便是了!

王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