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6中队的刘佳桐同学
蹲班听课,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写下她的观察记录:这天听了6节课,两节语文课、两节数学课、一节班会课、一节科技课……每一个时间段,老师们都会安排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而孩子们呢,不论高矮胖瘦都要整齐划一地完成统一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尽管高效,但真的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吗?
“如果说教师对教材理解或者学习过窄,对学科教学的道德性认识不足,是一种普遍现象的话,我理解教师们,更不能怪罪他们——由于师范教育或者说多年来的基础教育都是分科教学,强调过细、过深。”窦桂梅深知,任何的学习,当知识或者技术被当作生活情境中的一个要素,回到了人的生活世界的时候,真正的教育才是完整的。
“儿童的认知依靠的是整体,而过于专业、分化的知识,就像让孩子光吃东西,却咽不下去一样。”在这样的矛盾下,清华附小提出优化课程,优化的途径就是整合。
2011年,学校构建了“1+X”课程体系。“1”代表优化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X”则是实现个性发展的特色化课程。既要不折不扣地完成规定动作,又要加入自选动作,还要不增加学生负担,从哪里入手?
打破学科壁垒。学校的主要课程被整合为五大板块:品格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如此,并非把学科简单地“摞”在一起,而是基于课程性质的内在联系发生的“化学反应”。
五大领域的划分,使彼此教学内容差异性很大的学科,开始走向“共和”。同时,每个门类当中,既要开好必修的基础性课程,又要办好特色化课程。特色化课程又分为学校个性课程与学生个性课程,既满足不同学生成长的需要,又使学校特色能够更好服务于学生发展。
每天,成了学生们的向往、期待。一(5)班同学张馨然禁不住地喜悦:我特别期待周五,一下午的创新实践课,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一样,总是有那么多的惊喜!上学期我们排练戏剧,语文老师和我们一起编故事,美术老师跟我们一起画背景,音乐老师和我们一起跳舞……特别好玩,在清华附小学习我特别快乐!
通常40分钟的一节课在这里调整为长短不一的大、小课时——
“基础课时”35分钟,主要安排数学、英语、体育等学科,这些学科减少5分钟的教学时间,一方面有助于缓解学生课上的疲劳,同时要求教师必须带领学生精学精练。
“大课时”60分钟,大课时主要安排语文、美术、书法、音乐、科学等学科,这些学科当中,有些需要长时间的情境营造、情感酝酿。比如语文,有些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实践探究活动,如美术、科学等,按照原有的课时安排40分钟的时间,人为割裂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研究过程,使得教学内容显得支离破碎。调整后的大课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
“小课时”10或15分钟,比如每天清晨10分钟的晨诵,每天中午15分钟的习字等,使这些零散的时间也能够作用于学生发展。
通常,一门学科,就使用一本教材。在附小,却通过引入多版本教材、调整教学内容的重点和进度、重新设定课时长短。精读文,就精学精练;略读文,一课时结束。这样的整合节省出相应课时,带领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以此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长短课时交错,张弛有度。表面上看,不过是课时的长短发生了变化。实际上,这正是整合理念的一个显现:课程、教学更加立体、“丰满”,更加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学生学习觉得更轻松,教师们体会到了课堂久违的“舒展”。
艺术与审美组教师聂焱老师感受良多:这促使老师重新思考美术课,调动老师们的创造性。我们不是教美术的,是用美术教人的,用美术这个载体来育人的,美术教学要放到更广的人文情境中去进行,利用文化主题来创生课程,用文化来串联零散的课题,附小的美术课程努力在构建这样的文化课程,如:京剧文化课程、视觉传达课程、视觉规律课程、美的痕迹课程、我与附小草木共成长的课程、我与附小雕塑的故事、文字传达课程等一系列文化课程。因为有了文化的烙印,课程的容量一下就变大了,很方便诸多的教学资源汇聚容纳其中。
的确,整合后的课堂与一般课堂相比有很多变化:教师更多的是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体现出“儿童站在正中央”的理念。无论是学科内整合,还是跨学科整合、课内外整合,课程整合最终的落脚点还在推动课堂学习生产力。
窦桂梅校长曾用一个80%来描述原来的课堂:师生课堂生活时间的80%是在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中熬过来的。因此,她会经常说,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建构起三种类型的知识:一生有用的知识,运用知识的知识,整体化、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
比如,数学怎么同科学结合呢?
数学老师觉得数学是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推动思维发展的学科,担心结合在一起如何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有效训练。而科学老师认为科学学科是由探究活动组成的,和数学学科结合在一起还有这些时间吗?一次次的会议、一次次的僵局,两个学科的老师们总算达成共识。决定尝试从低年级开始进行,运用适合低年级学生特点的“植物”为载体,建立数学概念与科学探究相联系的模式。
一节节的课例让王彦燕老师感受到,学生使用数学概念进行研究,不但使所学的数学概念应用到了生活,而且还可以体会到一些新的内容,科学活动使数学学习得以延伸和增加新的内容,学生的数学技能也并不只限于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而更倾向于以各种形式灵活地加以运用。科学由于数学的加入由原来的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使科学研究形成的解释更具有说服力。当然,在研究过程中还会有很多的坎坷,但有目标,就会有抵达彼岸的那一天。
在中关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吕文清看来,整合课程实现三个目标:一是整合知识,二是整合生活经验,三是激发孩子探索和创造精神。
依旧走在探索的路上。教师们在思考着教育,关注着完整的人的成长。
有激励,有信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柳夕浪表示:整合在“学什么”的问题上,克服简单重复,聚焦更少、更高、更清晰的核心内容,走向“简约学习”;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知识与儿童生活经验的内在关联,克服彼此间的错位、脱节,走向“连接学习”;从过分注重分块、线性的学习走向横向思考,克服僵化固定的思维方式,学会多元、立体、系统地思维,走向“创新学习”。如此整合,对于培养现代人的综合素质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