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整合课程,再造学科体系

| | 分类: 媒体报道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

整合课程,再造学科体系

来源:人民日报 2014-9-10 赵婀娜

  “现在的老师可不好当”,不少老师曾经如此抱怨。的确,刚刚入手的新教材,孩子几个小时就翻完,一点新鲜感都没剩下。英语老师则更无奈,面对班上已经有好几年国外生活经历的学生,依然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显然已无法满足学生之间的个性化需求。

  如何实现教学过程中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窦桂梅对此的理解是:开足基本课程是基础,但仅仅满足于此还远远不够,要适应孩子个性发展的需求,就必须有更加丰富、多元的课程。

  本着这样的理念,窦桂梅带领全校教师研发出一整套“1+X”课程。“1”是指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X”是指个性化发展的拓展性课程。

  “1+X”课程中,“1”并不是简单的开全国家要求的课程,而是进行相应整合: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既落实国家规定的基础性课程,同时又超越教材本身。

  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常有这样的困惑,因为学科的知识结构与儿童的认知结构之间存在矛盾,许多课程孩子们不喜欢。也就是说,分科教学往往专业性较强,但整体性与系统性不够,让孩子光吃东西,却咽不下去。

  怎么办?窦桂梅的做法是:系统整合知识结构。对照课程标准,把课标的要求消化,转换为具体的知识素养,然后再把这些知识素养细化到每个年级段,形成能力目标体系,课程内容就依据这些目标而来。

  于是,知识点被整合,学科体系被再造。课程被重新整合为品德与健康、语言与阅读、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按课程性质,“X”系列也整合归类到板块里。

  举例来说,三年级《科学》中的“温度变化”与四年级《数学》中的“折线统计图”,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课程内容,被科学老师与数学老师“硬”整合在一起。而整合的契合点就放在“统计”上,因为尽管学科研究的重点不一样,但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本质上是一致的。

  整合就像“润滑剂”,它让课程、教学更加立体“丰满”,更加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这条道路没有终点,我们一直在探索。”窦桂梅说。

  “X”课程中,清华附小很早就从语文课程中延伸出书法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书法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母语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恰恰符合小学阶段教育“综合”的特点……40门“X”课程都与基础教育的元素相关,旨在利于孩子一生的发展。

  课程优化后,由于不同课型要求的课长不一样,课时整合提上了日程。

  比如,整本书阅读,40分钟显然不够,形体课、体育课、综合实践课,面临同样的困境,这就意味着,要适合孩子的发展需要,就要打破40分钟“一刀切”的界限。

  清华附小尝试着把原来的40分钟一节课减少5分钟,整合为“小课时”,也叫“基础课时”。基础课时要求老师们做到向课堂要效率,要求知识结构更加精要、简洁。而节省下来的时间,被放到60分钟的大课时当中去,开展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与实践的内容。

  除了大小课时,清华附小还有“小小课时”,比如10分钟、15分钟,利用这些“弹性”时间,孩子们一起晨练、练习书法、诵读……正是在这样充满活力的课程表中,孩子们的创造力、教师的生产力全部被激发与再造了。

  窦桂梅常说:“教育的目的就两件事,让人聪慧,使人高尚。这两点就是生命的内核,聪慧像人字的一撇,高尚像人字的一捺,它们支撑起大写的人,人的一生由这两个词奠基。”

  (编者注:本文节选自《教师节30周年校长谈教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