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6中队的刘佳桐同学
☆让环境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每个学校的墙壁上,都无一例外地张贴着大量的学生作品,这些作品有的是学生的原创作品,有的是模仿著名画家的传世佳作……
吸引我们所有人眼球的是这样的一张海报。这张海报在指导学生不要在背后议论别人,主人公的眼神中流露着忧郁,远处的三个女孩正在背后对她指点、议论。画面的冲击力和具体的指导措施让人印象深刻。不是在说教,而是在引人思考,让人感同身受,教育就这样发生了。
如果说走廊中的布置是以宣传、展示为主,那么教室内的布置就倾向于学生的学习。这间科学教室被分为教学区和实验区,这样精心布置的教室有没有让你产生一种坐在其中学习的冲动。
☆重视“授人以渔”,立足长远发展
国人对美国基础教育的印象是比较薄弱,但这次美国之行让我们有了重新认识。小学数学中带分数运算的内容在新课改以后被去除了,但它却出现在了罗斯林学区所使用的美国教材中,并且分数原本是我们五年级的学习内容却被人家安排四年级进行学习。你还能说美国基础教育的学习内容简单吗?
☆注重习惯养成,潜移默化渗透
这次美国之行最让我们吃惊的是美国学生们的表现。看到我们,总会有人热情、阳光地说声:“HELLO”,甚至会有小孩用很生硬的中文“你好”跟我们打招呼;如果有小孩要从我们中间穿过,他总是会在靠近我们时站住脚步,说一声“Excuseme”,在我们让开通道后再通过;在课堂上,美国小孩上课的那份专注令我们惊讶,每个人似乎都很享受学习的过程。
在美国的小学课堂上并没有课上不许吃东西、不许喝水的规定,学生有了这样的需求可以自行决定,只要不影响学习、不影响别人就好。
同学们去上科任课时也需要排队,但却并没有像我们中国大多数学生排队那样要求“快、静、齐”。他们排队时可以不快、可以不齐,但必须保持安静。在美国,未经对方允许是不可以触碰他人身体的,否则是件很失礼的事儿。在美国校园的这么多天,我们没有在课堂上、走廊间看到过一次小孩间追跑打闹的现象,而这在我们的课间是多么常见、多么令老师担忧的一种现象啊!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需要在课间时充分释放呢?这应引起我们的反思。
美国课堂的课间很短,只有四、五分钟,这在我们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如此之大的学习强度孩子们受得了吗?美国学生用他们优异的课堂表现打消了我们的顾虑。美国老师会把一节40分钟的课分割成若干个小课,孩子们真正注意力集中地听的时间并不长,并且“听讲区”与“操作区”之间的相互转换,听与做的相互结合,加之课堂上能让学生放松的要求和氛围使得孩子们并没有感到学习是件辛苦的事。这可能就是美国学生良好学习表现的原因之一吧!
在每个教室中都放置大量的阅读书籍,美国的分级读物让孩子们循序渐进地进行阅读,并且这些读物中有专门针对学习习惯培养的书籍,将阅读与培养习惯结合起来,通过书籍让学生在内心认可良好的习惯而非强制性的要求。这是美国教师培养学生习惯的一个非常棒的举措。
☆关注弱势群体,体现教育公平
这次美国之行没有看到我们一直期待的小组化学习,但却对美国的分层教学印象深刻,“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让学生有了适合自己发展的个性化课程。在主教老师集体讲授结束后,将学生按照水平分为两个小组,主教与助教分别负责一个小组的学习指导,使得原本就不多的人(每个班级不超过30人,否则就是违法)获得了更多的教育资源。
美国的课堂实行异质分组,将学习能力偏弱的学习也纳入到正常班级的学习中,与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但会配备专门的老师进行帮扶,因此会在一节课堂上出现4个老师身影的现象。这就难怪那些学习偏弱的学生依然有着良好的学习状态了!
对那些不适合参与大班学习的学生(比如唐氏综合症、多动症、自闭症儿童),会给他们设计专门的个性化课程,配备专门的教室和师资进行教学。并且这样的举措会从小学一直延续到高中,这真的是在“以人为本”。
☆后记
这次美国之行由于连续遭遇大雪,美国学校几次停课,但我们还是从中取得了不小的收获。美国基础教育在文化环境、资源整合、公平教育等方面呈现的样态,其核心是以人为本、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