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情思——庆祝清华附小建校一百周年----冯金铭(冯大鸣)(清华附小1971届二班毕业生)

| | 分类: 往事回首


  我叫冯金铭(曾用名冯大鸣),1964年9月1日从清华幼儿园毕业后,直接升入清华附小一年级,经历的班主任有王雅琴老师、鲁嗣信老师和周荣瑾老师。

  回顾过去的50年,有些断断续续的记忆至今难以抹去。我们生长在清华园,幼儿时期就享受到了清华大学一条龙式教育……记忆中,我和同学们一样也有些点滴往事讲给大家。

  记忆一

  在1965年春天,清华附小的安孟林校长在大操场为我们主持了集体入队的仪式,全体一年级的学生身着白衬衫、蓝裤子,脚踏白球鞋整齐划一地站在附小的操场中,同学们认真听着安校长的讲话。最激动的时刻还是高班学哥、学姐为我们佩戴红领巾。盼望已久的、鲜红的红领巾戴在了我们胸前。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那时起,纯洁的少年心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光荣传统,要爱祖国、爱人民,不怕苦、不怕难,我们就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如果用现在想法描述上小学初期,这应该算是“有氧”教育吧!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每一个小学生心中的目标,单纯美好……辅导员每周有两个下午来到我们班,给同学们讲故事,为小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影响和教育小同学如何做到品学兼优……

  记忆二

  1966年秋,全国性的“文化大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清华附小也不安宁了,学校乱了,到处贴满了大字报。全国串联的年轻人潮涌而至,我们的教室成了串联学生的临时住所,大学生带动小学生,一级影响一级。刚至三年级的我们懵懵懂懂地也曾目睹和经历过当时发生的事情。比如见到过尚福珍校长扫厕所,看她那痛苦的样子,三年级的我曾主动帮她做事并安慰尚校长,致使尚校长平反后遇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感谢。虽然不记得当时所说的话,但是现在明白了那时老师的真实感受。

  记忆三

  四年级后,少先队改成“红小兵”,需要分批次加入。我认为,出身好、积极参与活动的同学都会先加入“红小兵”,而我一直都非常积极要求进步,还总被指出有小资产阶级思想,故不能发展为“红小兵”。在当时也着实让我苦恼了一段日子,因为不清楚“小资”是什么呀!为此我至今耿耿于怀。

  记忆四

  记忆最深刻的还是我被第一批被选入清华附小文艺宣传队。当时文艺宣传队的指导老师是毕可纫老师、李文英老师和张继红老师。老师组织和编排的文艺节目要符合当时的国内革命形势。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文艺宣传队员刻苦排练,成功地参与很多次学校内、外的演出,如市级、区级汇演。我们还到工厂和农村演出,野营拉练中沿路宣传演出。当时我们这些文艺宣传队队员的名气还不小呐!依稀记得我们所演过的节目有:

  1.全世界少年儿童热爱毛主席;2.京剧《沙家浜》《红灯记》选段;3. 歌舞剧:门合家史联唱;4. 草原红卫兵见到毛主席;5. 远飞的大雁;6. 歌剧《白毛女》选段“北风吹”;7.对口词:枪杆子里面出政权;8. 大合唱……

  过去、昨天和今天,我们儿时的记忆有很多,回想起来,心里也会泛起波澜,因为还在工作,正在内蒙巴彦高勒出差,故不能集中精力思考,或坐下来执笔,但我仍然还想参与写一点东西。希望学哥、学姐们,老师们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