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6中队的刘佳桐同学
我1983-1988年在清华附小学习,毕业距今已有近27年了。现在回想起当年在附小的时光,最大的感受是学校给了我们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并不像现在的小孩,早早就开始参加各种补习班。在附小的美好回忆有很多,这里特别回忆一下在附小参加田径队的那段经历。
记得那是小学三年级的暑假,体育组李连生老师要选拔一批同学参加校田径队。当时选拔的基本标准是体育达标成绩为优秀,即450分以上。我当时的成绩正好是450分。由于当时我的个子比较矮,李老师说了句:“张震可以不参加了。”我听了心里非常不舒服,为什么不让我参加?在我的一再要求下,李老师终于同意让我参加了田径队。田径队每天都要顶着太阳步行到学校参加训练,一个暑假下来由于我的出勤率非常高,居然还得到了5块多钱的奖励,这在当年一根奶油大雪糕才一毛钱的年代还是有一定购买力的。最兴奋的事情显然还不止于此,在暑期训练接近尾声时大家要把自己的专项定下来,我当时除了个子矮以外,看不出有任何特点,于是就从100米开始一项一项地和队里的其他同学比赛,看到底自己适合哪个项目。在比到最后一项1500米前,我任何项目上在队内都没有竞争力。于是毅然参加了1500米的比赛,这个距离在我们当年看来和现在的马拉松差不多,反正都是从没跑过的距离,这个长度是要在附小的操场上跑整整5圈。清华附小的操场是300米一圈,这在当年是非常拉风的,没有几个小学能有这么大的操场。比赛时,只记得老师告诉我尽量跟住领跑的人就可以了,也不知道当时自己是凭借着怎么样的毅力坚持了下来。现在想想,可能是一种危机感使然吧,若在这个项目上不能展示自己的话,在田径队就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了。我凭借着自己的毅力居然在后半程超越了领跑的、高我一个年级的同学。实际上小孩在长身体的阶段,差一岁运动能力差别巨大,我居然得到了第一名。所有在场的老师和同学都非常惊讶,没想到我这么不起眼的一个小个子居然跑了第一名。凭此一战我就理所当然地成了队内1500米的主力。
通过一个暑假的训练,开学上四年级后准备参加海淀区的秋季运动会。因为参赛的学校多,大家首先要参加中心学区的选拔赛,就是地理位置相近的学校要先淘汰一下,比赛地点就在附小操场。由于我参加的是丙组(按年龄划分)比赛,每个中心学区在每个项目上只有一个名额,就是说必须是项目的第一名才有资格参加海淀区的比赛。我当时获得了1500米的第一名。这次选拔赛我们全年级只有我一个人获得了参加海淀区运动会的比赛资格,我一战成名。记得当年体育老师在课间操后向大家宣布这一消息时,大家都向我投来了钦佩的目光,所有人也都认识了我。在随后的海淀区运动会上,我取得了丙组第四名的成绩,非常遗憾的是我与第三名的差距仅仅只有0.04秒,我都不知道那时的秒表是怎么掐出来的。原因是我第一次参加这么正式的比赛,经验严重不足,在接近终点时,由于跑道上画了很多道线,我当时也没搞清楚到底哪条是最后的终点线,以为已经到了就放慢了步伐,因此被后面的选手追了上来。第三名的奖励是一套运动服,当时还是一个很像样的奖品,我差了一点,就只有一张奖状。后来田径队换了郑志坚老师做教练,他的风格与大李老师有明显的区别。大李老师以鼓励大家为主,有时看大家累了也不再强迫大家训练,而郑老师则非常铁血,经常把大家练得想骂人。
我在五年级的时候又一次参加了海淀区的秋季运动会,这也是我小学阶段最后一次参赛,因为我们马上就毕业了。由于年龄大了一岁,这次参加乙组的比赛,中心学区选拔赛每个项目有2个名额,这次有个实力非常强的选手,最终我是以第2名的身份参加海淀区的比赛。在区里比赛的时候由于人多,决赛分为2组,然后按成绩确定名次,那种赛制显然是不合理的。我被分在了第一组,比赛中我异常顽强,战胜了众多好手,并在最后200米完成了非常有力的冲刺,获得了第1组的第一名。这是我印象中跑得最爽的一次1500米,不论从战术安排,还是体力的分配方面,堪称完美。当时在场的多个学校的教练都对我交口称赞。就在我休息的时候,坏消息传来,第2组前三名的成绩都比我好,我又一次得了第四名。如果第一次的第四名给我的教训是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话,这次的教训则是要重视制度的设计。
在附小进行田径队训练的这段经历对我后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是要有不服输的精神,特别是在不被人看好的情况下如何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道路,如果没有这股精神,我当时甚至都不会参加田径队,也就不会有后面的故事。另外就是要懂得坚持,一个人的路很长,不要因为一个阶段的成功而沾沾自喜,要活到老学到老,这些道理说起来容易,坚持下来却很难。另外,由于经常参加锻炼,我在那段时间很少感冒、发烧。
这也是我至今对1500米这个距离都抱有深深的感情,到清华大学工作以来,每年的教师运动会,我都报名参加,至今一次都没有缺席过,名次已不再是第一位的,通过参加比赛督促自己坚持锻炼,另外通过中长跑比赛也让自己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