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见证清华附小百年 之三----黄培(清华附小1965届三班毕业生)

| | 分类: 往事回首

三、50年前清华附小的“百年树人”教育
        一所学校的社会背景决定了她的办学使命和发展方向,清华附小就有自己独特的社会背景。因庚子赔款而建立的清华大学,民族屈辱让清华人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校训,将“中华民族的使命和报效祖国的责任”作为理想。得益于清华大学的影响,清华附小秉承“立人为本、成志于学”的校训,不但要完成国家赋予的基础教学任务,而且将培养又红又专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放在了重要的位置,百年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
        我记得,我们小学升初中的语文考试题是《记一次有意义的队日活动》,那时候写这类文章同学们从不发愁,因为学校经常组织我们开展各种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如每周有劳动课,每月观看红色电影或者科普电影,重大节日和中国传统节日还要组织开展纪念活动等。这些活动随便挑出来一件加以整理和描述,都是一篇生动的文章。
我日记里多次记录了学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的情况。
        1964年10月30日的日记这样写道:今天我们上完两节课,就坐上汽车到革命历史博物馆参观。在汽车上大家高高兴兴,一会儿就到了天安门广场。我们下了车,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面开了六年级联合中队会,吃了午饭就到博物馆参观。参观时,讲解员叔叔给我们讲了许多英雄人物的故事,像李大钊伯伯在牺牲前还面带微笑,做了最后一次演说。林祥谦叔叔,被敌人砍了他十几刀时,还忍住痛说:“没有总工会的命令,绝不复工。”讲解员叔叔还给我们讲了许多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和抗日战争的故事:“红军没有东西吃,就挖草根、吃皮带。”抗战时期的地雷战:“到处都是地雷,地下有地雷,树上有地雷,门上也有地雷。”最后讲解员叔叔把我们带到一面大红旗的面前,指着这面大红旗说:“中国人们经过28年的斗争,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打垮了敌人,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面红旗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天,毛主席亲自按电钮升起来的那面国旗,这面国旗的升起,象征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清华附小注重在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每年清明节前后都要组织学生给革命先烈扫墓,有时去人民英雄纪念碑,有时去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其中一次在任弼时伯伯墓前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树立远大理想”的活动令我印象深刻。
        我1965年4月29日的日记这样写道:明天,我们去给任弼时伯伯扫墓,我与几个同学将代表清华附小全校少先队员在任弼时伯伯墓前宣誓。全文如下:“敬爱的任伯伯:我们清华附小的少先队员在您面前举手宣誓,我们要以您为榜样,准备为共产主义献身。为了接班,为了革命,我们要刻苦学习,热爱劳动。我们要像刘文学那样勇敢,要像温庆温那样机智,要像龙梅、玉荣那样热爱集体,要像雷锋叔叔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我们保证:永远听毛主席的话,在革命红旗指引下奋勇向前。”
清华附小的少先队辅导员在“百年树人”的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那时候,学校少年先锋队大队辅导员由何惠莲老师担任,此外,各中队还配备了一名兼职辅导员,由新入学的清华大学学生担任,他们是由清华学生会选派的,思想活跃,组织能力强,经常给我们带来新颖和新奇的中队活动经验,颇受同学们的欢迎。大队辅导员何老师除了组织全校的大队活动,还负责高年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经常给我们讲中国历史、时事政治和革命英雄的故事。
我1964年11月17日的日记这样写道:今天劳动完,何老师给我们作了报告,这个报告是关于南非妇女代表团的报告,主要内容是南非的人民怎么与殖民主义者进行英勇的斗争,和她们怎样克服重重困难来到了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通过这个报告,使我们知道,我们现在虽然解放了,可世界上的三分之二的人民还没有解放,他们正在和帝国主义进行不怕死、英勇的斗争。
        我1964年11月18日的日记写道:今天是刘文学牺牲五周年,下午第二节课,何老师给我们讲了刘文学的事迹,六六班的同学朗诵了纪念刘文学的诗。学校还组织我们学习雷锋,号召同学做好人好事。
我1965年3月17日的日记写道:今天队会时,我们看电影《雷锋》,我深受感动。雷锋叔叔那言行一致、刻苦学习、助人为乐的精神,公而忘私的高尚品质是永远值得我学习的。从明天起,我一定要学习雷锋叔叔,每天至少做一件好事。
翻看我小学日记,才知道清华附小从1965年就在高年级同学中推广学习毛主席著作。
我1965年2月19日的日记这样写道:今天听王老师说,六五班和六六班的同学都开始学习毛主席著作,都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了……
        我日记中有三篇学习毛泽东著作选读的读书笔记,分别是《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反对自由主义》。每篇笔记写作方式相同,第一段是毛泽东语录,第二段是自己的表现和思想斗争,最后一段是自我批评,洋洋洒洒几百字,大概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那时大家学习毛主席著作,是心甘情愿地主动学习;与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动地、强迫地、教条主义式的学习毛主席著作截然不同,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从小就是在“热爱祖国”“弘扬民族精神”“继承革命先烈遗志”“长大要解放全人类”的教育中成长起来的。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这代人经过艰苦奋斗和励精图治,终于将曾经是一穷二白的祖国,建设成为现在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的国家,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政府的决策,对于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为自己能够亲身参加国家经济的腾飞,为自己对国家建设所做的贡献,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四、感谢和祝福的话
        百年风雨轮回,百年宛如梦幻。虽然我离开母校50周年了,但是我不会忘记在附小学习生活的岁岁年年;不会忘记与我们朝夕相处的班主任王淑华老师、赵恩宪老师、王雅琴老师、王伯英老师,不会忘记为学校发展运筹帷幄的顾蔚云校长,不会忘记严谨治学鞠躬尽瘁的朱鑑荣主任,不会忘记培育我们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算术老师李逸,体育老师关培超(大关)、刘维孝(小刘)、关永长(小关),音乐老师刘秉钟(大刘)、毕可纫,大队辅导员何惠莲老师,以及各科的任课老师。感谢你们为我们的成长所付出的辛勤汗水,感谢你们给予我们的知识和力量,感谢你们培育了我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请接受我们的致谢!接受我们的敬礼!接受我们永远的祝福!
        在清华附小百年华诞之际,我祝愿清华附小秉承“立人为本、成志于学”的校训,坚持“全面发展、学有所长、持续提高”的办学方针,培养出更多勤奋好学,品德高尚,有社会责任,有创新能力,有实践能力的学生。祝愿清华附小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