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6中队的刘佳桐同学
2014年盛夏,我们这些容颜已逝的发小们,穿越了近50年的心灵时空,和老师一起,回到了久别的清华附小。附小校园今天的变化让我们惊叹,美丽、古朴、典雅、现代,愿景墙上清晰的大字让我们了解了附小现在的办学理念。这真是一座集人文、生态、书香为一体的儿童乐园。我们为自己是清华附小人而感到自豪。
8月1日上午,曾任66届四班班主任的田翠英老师、郭淑敏老师和20多名同学一起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无论大家联系多少,生熟与否,只要见面并证实了原来的彼此,便递上了一句问候,得到一份真情。
一、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发言中,大家七嘴八舌地聊起当年的校园生活。这个问,还记得“三友”是什么吗?那个说,有次一次午睡,你违反了校规贪玩儿没睡!还有人揭发某某同学偷懒,少做了值日等。在大家热烈的发言中,当年的校园生活情景跃然眼前。渐渐地,几十年没见面的同学,竟像一群从未分开过的老顽童般地天真起来。已身兼社会要职的徐建春同学用深奥的哲学思想总结了人生;同是人民教师的蔡美红同学以她的亲身经历,感谢恩师对我们的培养和教育;陶春华同学展示了当年的老照片;佟恩惠同学则仔细地回忆起当年郭老师寓教于乐,带领全班同学在清华园内开展的一次难忘的活动。
记得当年郭老师将数学和语文的知识点,写在精心制作的纸片上,放在小草中、树根旁、树杈上或石头下,然后让同学们到指定的区域去找,找到后做出回答,答案正确算是胜利地过了一关,然后进入到下一关。这一教学活动,恰似现在的闯关游戏。一天下来,大家不仅像过节般地高兴,还牢牢掌握了所学的知识。除此之外,田老师、郭老师还创造了很多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小队活动、学习小组、家访、单独辅导和按学科划分的提高小组等,直至我们小学毕业,让我们扎实地掌握了小学阶段的基础知识,受用一生。
二、凝结一生的师生友谊
记得五年级时,根据学校部署,郭老师带领全班同学排演了一场名为《夏令营》的雕塑剧。全班大部分同学们都参与了演出,其中还有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班里的一个男同学叫张克剑,原本是个有些个性、甚至有些另类的孩子。郭老师便利用这次机会,发掘他的潜力,鼓励他树立自信心,不仅让他参加了这次雕塑剧的演出,还因势利导地让他打队旗、当主角。记得那段时间,郭老师牺牲了大量业余时间,每晚都亲自给张克剑同学补功课,到他家家访,直至他顺利通过期末考试。此类例子,不胜枚举。这次聚会时,郭老师还特地告诉大家,张克剑由于住院,无法到会。短短一句话,不仅仅是简单的情况说明,表明他们一直有着联系,更折射出了一段用一生守候的、浓浓的师生情谊。
三、师生共谱凄婉动人的歌曲
近五十年的弹指转瞬,几十年的风雨人生,让我们这一代师生共同经历了一段动荡的岁月。老师们面对的是混乱无序、甚至自己随时都可能成为 “革命”对象的局面;我们这些学生,则被迫只接受了短短六年的正规教育,让我们成为至今依然没有拿到小学、甚至中学毕业证书的特殊群体。几十年来,我们凭借着自学的知识闯荡社会。到了天命之年,当我们懂得了人生的道路就是不断遇到坎坷,不断跌倒又爬起来的过程时,我们释然了,我们在磨练中成长起来了。这些不幸正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承受的经历,那么,我们的经历又何尝不是一首凄婉动人的歌曲,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精致完美的乐章呢?
四、带着老师的希望报效祖国
对于教育,我说不出更多,但田老师、郭老师当年的言传身教却影响了我们一生。前来参加我们聚会的还有清华附小人事干部尹红丹老师。她也用自身体会,道出了一段教书育人的肺腑之言。这些德高望重的教育工作者们,集毕生精力,培养了一代代学生,让他们从身体、心智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清华附小的老师们不仅教给孩子们文化知识,还向孩子们传授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我们从小就学会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其次,寓教于乐,将教育融入到各种艺术形式中,让孩子们建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从而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种教育体系的建立,带给一代代学生们受用不尽的知识财富和良好的品德。
聚会既是一次欢乐的重逢,又是一次人生的思考。特别是有老师参加的小学同学聚会,更体现了一种怀揣童真、毫无功利和浮华成分的纯洁友谊。这种与老师一起,在熟悉的校园中漫步畅谈,感慨追思,开怀大笑,令到场的每一个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暂时歇下脚步,让这份渐渐远去的师生友谊、发小之情得以重温。想来,这便是此次师生聚会的意义所在吧。
祝愿所有恩师身体健康、长寿!祝愿附小越办越好!
百年校庆之际我们还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