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的种子----杨嘉理(清华附小1967届五班毕业生)

| | 分类: 往事回首


  我出生于1955年,回想起来,进入清华附小,已经是50多年前的事了。小时的我,胆小、内向,上课不爱举手,对体育课也不感兴趣。家中陆续有弟妹出生,我就是一个不起眼的瘦弱的女孩子。

  母校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件事,这几十年中,常常想起,也有时提及。一件事是我有幸进入“实验班”,通俗地说就是“跳了一级”。记得是张还老师到我家,向父母说了我被选入实验班的事,父母欣然同意。之后,我知道,自己要在三年级一年里,学完三四年级两年的课程。这在当时是从没听过的事。自己按老师的要求,该学的都学了,下一年就从三年级直接升入五年级。现在想起来,学校当时真敢创新,老师们承担了多少责任、多少压力。而我当时只有10岁,那时候,也开始模模糊糊感到,一件听上去不可能的事,经过努力,也就实现了,说明自己也不比别人差。

  另一件事,是我参加了清华附小合唱团。那时候,毕可纫、李文英老师都教音乐课,指导我最多的是毕老师。毕老师说话快,清楚又风趣。印象很深的是,她第一次自我介绍时,说不可以按字面意思来理解老师的名字,毕可纫不是“毕老师可以缝纫”,逗得学生哈哈大笑。

  那时在附小,学了不少歌。《浏阳河》的曲调多美啊,认真的毕老师叮嘱我们,“几十里水路”不能直统统地唱出来,要唱出点湖南方言的味道,才好听。按她的咬字方法,我还在底下练过几次。

  附小合唱团的歌,还有些是“独有”的。因为毕老师说过,我们唱的一些歌是当时在清华附中教音乐的王玉田老师创作的。记得当时唱过一首:
  我的歌声,快快飞吧,飞过大海,迎着朝霞。
  飞吧飞吧飞向战斗的亚非拉,告诉伙伴们,我们支持他……
  这首歌分高低音两个声部。毕老师反复听效果,一遍又一遍。至今我还能唱出开头两句高音部和低音部不同的曲调。

  还有一首,歌词是:
  月亮爬上树梢,星星把眼眨,小沙沙问妈妈,爸爸为什么还不回家。
  妈妈叫声小沙沙,爸爸去参加示威游行啦,
  示威游行干什么?反对美帝侵略巴拿马。
  这些歌有的活泼激昂,有的委婉抒情,现在看歌词,还带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啊。

  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同志去世后,毕老师带着我们学唱一首怀念焦裕禄的歌,前面几句竟然让我独自领唱。歌词是:
  在我入队的那一天,亲爱的焦叔叔来到我们的校园。
  他把那鲜艳的红领巾,亲手系在我的胸前。
  他那亲切的笑脸,好像春天一样温暖。

  大概自己悟性不好,毕老师多次指点我,还让我自己想想怎么配上一点动作。一天,在上音乐课前,毕老师用课间10分钟,把我叫到音乐教师,她弹琴,我练唱,这几句,反复练。时间过去了,开始是空荡荡的教室,同学们陆续走进来坐下,人越来越多,没人喧哗。琴声还在回响,我还在唱。那一瞬间,我由开始的不安突然生出莫大的勇气,不再看走动的同学,盯着认真弹琴的毕老师,随着琴声,大声唱完。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在那么多熟人面前“独唱”。

  几十年过去了,我经历了照顾生病的亲人,父母的离世,我为人妻,为人母;我当过工人,上过大学,后来在新华社做图片编辑,当过编辑室主任,终审发稿人;去西藏采访翻过海拔5200米山口,也被派驻香港当记者。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在我内心最深处,始终鼓舞着我的是母校教给我的认真、努力和坚持的精神,是敢于迎接挑战的勇气,是永远与歌声相伴的快乐。

  感谢张国蕙、周荣瑾、毕可纫、李文英等老师,感谢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