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6中队的刘佳桐同学
陆续收到庞沄发来的邮件和各位校友的文章和照片。诸位校友质朴表达总会将我带入儿时的回忆。前几天去探望辜家华,我们谈到了美好的小学和中学时期,谈到在清华园里度过的青少年时代,充满着对社会发展,对人类文化、思想发展一探究竟的激情,也谈到当我们渐入花甲之年时,再审视我们的人生之路,视角所发生的变化。
读到何晓红发来的有感,我有很深的同感。如果说我们今天还能够为自己也为社会做一点或大或小的事,能达到自认没有虚度年华的标准,我想有两个阶段至关重要。第一个就是在清华园度过的小学和中学时代。得益于那一时代对理想主义、对社会平等、公正的崇尚,更得益于清华附小老师对我们的启蒙教育,立志做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立志振兴中华民族的理想在少年时代时已深入我们纯真的心灵,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时代的发展,或隐或现,伴我们终生。第二个就是插队。于我而言,在太行山大山里生活的6年时光,不仅使我体验了最原始和艰苦的劳动,更是心灵上的磨练,我经历了失望、怀疑和对人生目标的困惑,由此而获得了坚韧、务实,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能力,使我受益终生。
而附小留给我的记忆不仅与理想主义相伴,还有幸福美好的少年时代的学习和生活。优雅而和蔼的彭光玉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聪慧而充满朝气的张国慧老师使数学成为我喜爱的课程。记得在上小学一年级时,我家住在一区,经常会与赵九一同学一块儿上下学,一块儿玩,多年不见了。得知她不能参加聚会,不禁有些失落。二年级以后,我家搬到西院,又经常与王玮同学一块上下学,一块玩。至今记得她家凉爽的大客厅和放在大纸盒里的蚕宝宝。我由衷的感谢庞沄、丁小红、还有好多其他同学为这次聚会做的努力,使得我们这些小学同学在分别将近半个世纪后可以再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