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6中队的刘佳桐同学
马老师的篮球爱好给了同学们很大的影响,特别是班上的一帮男生迷上了打篮球,并成了终身爱好,其中陈小悦同学直到60多岁都是清华教授篮球队的主力队员。
说起陈小悦,他是个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都在清华受教育的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毕业后又在清华教书多年,成为教授、经管学院副院长,其后担任了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为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是清华附小1960届最优秀的代表人物,是马老师最器重、最得意的学生。马老师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评价陈小悦:“他是一个非常阳光的少年,真正地出类拔萃、满而不溢。是我所希望的品学兼优、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典型人物,他堪称清华子弟的领军人物、几代清华附小学生的学习楷模。”
记得一年暑假,清华附小举办一个游艺晚会,学校院子里牵了不少绳子,上面挂着许多谜语条。马老师指着一条谜语让学生们猜,谜语是:“微微笑——打一学生名”,见没人吭声,马老师笑着一字一顿地说:“小悦”,他对陈小悦的钟爱之心可见一斑。
清华附小的体育老师关培超也是我爱戴的老师,他那洪亮的口令声和爽朗的笑声极富感染力,同学们都喜欢他,不仅仅是因为他的高大英俊,更因为他把清华“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号召落实到了他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体育课程中。他以对体育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清华附小学生的体育成绩在短短的几年里突飞猛进,首次超过了体育王牌学校八一小学。在我们五年级的时候,清华附小派出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体育代表队,在海淀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陈小悦破天荒地一举获得跳高、跳远、4×60米接力三项冠军,成了全校同学心目中的英雄。我参加了那届运动会的跳远项目,虽然平日成绩可以,但是临阵就慌,具体成绩和名次记不清了,反正没进前两名。
跳远是我喜欢的项目,它需要速度和弹跳力,在关老师的指导下,我跳过了三米大关,获得了跳远少年级运动员的称号,还发给我一个证书,可惜“文革”中丢失了。
“文革”后我成了1977级大学生,是班上年纪最大的学生,但在校运动会上我居然参加了百米跨栏,那份勇气令众多师生惊叹。现在我退休了,一年四季仍坚持天天游泳,感谢关老师当年在一个小学生心田中播下了热爱体育的种子。
清华附小的音乐老师刘秉钟是我难以忘怀的老师,印象中他国字型的脸上总带着一副黑框眼镜,背有些驼,走路不紧不慢,不苟言笑。但在音乐课上,他能让我们一帮孩子高兴得发狂。他弹着一架吱呀作响的旧风琴,音质不好的琴声在我们耳中却无比悦耳,他教给我们的歌是那么地好听,许多歌的歌词是那么的美妙,《快乐的节日》中唱到“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着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现在我能一首接一首地唱童年时的歌曲,歌词还记得清清楚楚。《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的田野》《劳动最光荣》《小鸭子》《丢手绢》……这些都是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歌。刘老师还用一台手摇留声机给我们放唱片听,这是我们平生第一次接触西洋音乐,新奇又喜欢。其中的《猎人之歌》是一首德国歌曲,我十分喜欢这首歌,现在还会唱:“树林是多么美丽,天气是多么好,打猎呀,打猎呀,打猎我最爱好……”《彼得和狼》是苏联时期的一部童话交响乐,用音乐的语言讲述了小彼得与大灰狼斗智斗勇的故事,其中用弦乐四重奏表现彼得,用三支圆号表现狼,用长笛表现小鸟……我特别喜欢彼得的旋律,当时用刘老师教的简谱记录了一段《彼得和狼》的音乐片段,现在还能从小学的日记本上找到这一页。
刘老师的辛勤培养,使我们的童年插上了歌声的翅膀。如今我已年近七旬,依然热爱音乐,学会了弹钢琴,还是清华大学教师合唱团的团员,音乐之花永远在我的心中绽放。
清华附小优美的自然环境、强大的师资队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使我们受到了当时最好的小学教育,为我们日后的健康成长奠定了最牢固的人生基石。
6年里,我在清华附小这片沃土上小树初长成,从混沌未开的小孩子成为学校少先队大队主席,成为跳远少年级运动员,毕业时以双百满分的成绩考入清华附中。饮水思源,是亲爱的老师呕心沥血编织了我们的美好童年,奠基了清华附小的辉煌前程。在清华附小百年校庆之际,感恩母校,感恩老师,怀念逝去的马兆芳老师、刘秉钟老师(大刘)和陈小悦同学,他们名字已镌刻在清华附小的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