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6中队的刘佳桐同学
岁月如梭,从我1956年上清华附小开始,转眼58年过去了,我记忆中的小学生活是温馨的、快乐的、无压力的。
我记得,那个年代小学接受的新生都是以8月31日满7周岁为标准,而我刚好是9月几号的生日,所以1956年8月正式报名时我因年龄不够不能报名。9月份清华附小开学几天后,突然接到通知,叫我们几个9月份生日的幼儿园大班小朋友可以去清华附小上学了,于是我与戴贤远等三四个人赶上了这一年的入学。虽然我当时并不能体会早上学一年的意义,但能与上个月刚刚告别的大班小朋友又见面,再上小学同一个班,还是挺戏剧性的事,我很高兴。
上二年级时,正赶上1958年的大跃进、大炼钢铁的年代,学校组织我们去捡废铁炼钢支援国家建设。当时校园里和街道上都张贴着宣传广告,要15年赶超英美、为祖国钢产量达到1800万吨而奋斗。我们觉得自己虽然人小,但也有这个责任。我的父母都是1948年从清华大学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知识分子南下工作团的,我是在随大军南下的路途中出生的。我小时候就受到解放区儿童团员站岗、放哨,帮助八路军打鬼子的故事的熏陶。所以,面对大跃进的号召,我与同样仅仅是八九岁的同学一道,热情高涨,扛着家里的小铁锹到处去找废铁。有些废弃工地的废铁丝、废铁皮、绣铁钉,部分露出地面,部分埋在地下,我们就把它挖出来,收好,交到学校老师处,同学以哪组找到得最多为荣。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我们两三个同学在新林院的一处松墙边,挖到了几个子弹壳,破汽油桶似的东西,并且破汽油桶皮里还有一些黑呼呼、粘糊糊的东西,大家的警惕性马上高起来,立刻送到二校门边的清华大学保卫处,郑重其事地交给保卫处的人,并且在第二天向班主任做了汇报。学校将我们小学生们捡的废铁收集起来,利用附小老师们自建的“小高炉”炼出了一块似钢似铁的东西,大家看到那块“钢”,都觉得自己也为国家完成五年计划这个目标做了贡献。
上三年级时,班主任老师组织班内同学成立了课外学习小组,我与同住胜因院的程允惠、李晓清、余和瑾一组,放学后一块完成作业。因程允惠家孩子少,面积大,他爸爸又很亲切,所以我们每天放学后都去他家。胜因院共有54户独栋住宅,他家住在靠近照澜院的河边,院子大,院内有花草,周围有高高的松墙和大桑树。有时我们作业完成得早,就玩捉迷藏,摘桑叶,摘桑葚,这种集体讨论式的学习方法锻炼了我们团结合作、力争上游的精神。这种学习方式使得学习不再枯燥,不再是负担,而是轻松快乐的事。这样我们几个小同学的考试也保持了比较好的成绩,同时还当上了少先队的队干部。记忆中除余和瑾当过少先队大队长外,其余几位小组员几乎都当过班内少先队的中队长、中队委。
上四年级时,附小成立了小提琴队,学校根据当时有的小提琴数量选择了学习的人选,人数不多。我事前既不知道,也没有显现出有什么音乐天赋和特别的兴趣,当然也没有被选上的机会。但我听说了这个消息后,与二年级的妹妹江小穗商量,一起找爸爸央求买了一个3/4的儿童小提琴,并找教我们音乐的大刘(刘秉钟)老师,也就是带小提琴队的指导教师,要求参加小提琴队。因我家自备了小提琴,大刘老师就欣然同意多教我们几个人。自此,我们每周参加一次附小的小提琴队的集体练习,学会了“瑶族舞曲”“嘎达梅林”“金蛇狂舞”等曲子的演奏,并能比较熟练地识读五线谱,每逢大型节日常去清华大学大礼堂,参加小提琴队的表演,还去海淀区参加过汇演,甚至在与我们班同学去颐和园春游时,带过小提琴参加班内的联欢并演奏。直到今天,我们班不少同学还保留着那张在颐和园佛香阁前,我与张海运手持小提琴与全班同学联欢的合影。
在清华附小的6年中,体育课、运动会,甚至课间的踢毽子、跳房子都始终是大家的最爱。每当学校召开运动会,那个红旗招展、锣鼓喧天的气氛,就像是同学们过的盛大节日。教体育的关培超老师(大关),那洪亮的声音就像是发号令和指挥棒,谁得了第几名都是大家津津乐道几天的内容。运动会慷慨激昂的大喇叭声,使在清华附小西边与学校操场仅一条大沟之隔的胜因院十四所家中的我奶奶,也能对学校的运动会略知一二。那时,无论是一二年级时赛40米,或五六年级时赛60米,或是跳远、跳高,凡能得到冠军的人都是同学们崇拜的对象。我个人和我的妹妹江小东都在附小得过跳远前几名的名次,那张小小的获奖证书,是我那时最珍视的荣誉。在附小的体育锻炼,使我对体育的爱好和自身的运动素质得到了提高。后来在清华附中上中学期间被顺利选入校田径队,获得过海淀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女子80米低栏第二名;在陕西师大上大学期间进入校田径队,获得过陕西省高校田径运动会女子100米低栏冠军。
在清华附小6年的学习,对我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艺术素养和热爱祖国、与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我在高中后去陕北上山下乡的艰苦劳动生活之余还能自觉地学习文化知识;使我后来在担当数万人综合性大学教务处长工作的岗位上毫不胆怯各类学科的专业管理;使我近10年来在帮助教育部制定我国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和每年评审全国新设置职业教育各类专业时不感到学识方面的心虚。我体会到,我比较广博的知识与能力得益于对我启蒙教育的清华附小的综合素质教育。
谢谢清华附小——我的母校和少年时期教育过我、帮助过我的所有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