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6中队的刘佳桐同学
三、凝结一生的师生友谊
我们班陶春华同学转交给我一张我们班参加“六一”儿童节演出的老照片。记得五年级时,郭老师带领我们全班同学排演了一场名为《夏令营》的雕塑剧。全班大部分同学都参加了演出,其中还有一段令人难忘的故事。我们班的张克俭是个聪明但又非常淘气的男生,郭老师不仅让他参加了这次雕塑剧的演出,还让他打队旗、当主角。这个决定让张克俭深受感动和鼓励。记得那段时间,郭老师牺牲了大量业余时间,每晚都亲自给张克俭补课,为了和家长共同配合帮助张克俭,郭老师下班后还去做家访工作。张克俭渐渐进步了,在郭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他顺利地通过了期末考试。多年后的一次师生聚会,郭老师遗憾地告知大家,张克俭同学因身体不好住院了。短短一句话,仍饱含着老师对学生深深的关切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在智力教育方面,郭老师注重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接受正面教育,让大家从小就懂得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其次,她寓教于乐,让孩子们获得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这种教育理念的实施,给予了我们朴实无华的人生启迪,是我们终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四、“五无”孩儿与老师共谱人生乐章
50年弹指转瞬,我们同郭老师一道,共同经历了漫长的风雨人生。10年浩劫,老师们面对的是混乱无序、甚至自己随时都可能成为 “革命”对象的局面;我们学生则被迫接受了只有短短6年正规教育的命运。我们这拨人,在动荡年代默默承受了戛然而止的初等教育,成为至今没有小学毕业考试成绩,没有小学、中学毕业证书,甚至没有一张全班毕业照、没有一个毕业典礼的“五无” 学生。
我们这拨“五无”孩子,在承受了本不该承受的一切之后,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天命之年回首往事时,终于懂得:命运恰似人行走一般,是一个不断被阻止了的跌倒过程,这样我们便释然了。或许这些不幸正是人到社会上必须要面对的,这样想来,我们的经历又何尝不是一首凄婉动人的乐章呢?多年后同学重聚时感慨道:别小瞧了附小这6年教育,正是有了许许多多像郭老师这样的恩师培养,才有了我们永不歇脚的动力。失去上学机会,我们就靠小学的底子自学,如郭老师当年所说:咱们不蒸馒头争口气!
我们这些“五无”生一定要把逝去的光阴补回来!就像郭老师带领我们唱过的国际歌中说的那样,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更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终于,拼尽全力后的今天,我们可以回报恩师了!现如今,很多同班同学成为了祖国有用人才。据不完全统计,蔡美鸿同学在郭老师的影响下,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校长,闫立德同学是一名杰出的律师,宋雪光同学虽已年过60,仍担任着公司总经理的重任,很多同学更是单位里不可或缺的管理者或中坚力量,会计师、工程师比比皆是,我也经历了从农民到工人,从高考到科研机构的磨练,成长为一名科研机构的副研究员,代表单位赴台湾地区讲学,这些都得益于当年附小教育打下的基础。
这里,再次感谢您,我们的郭淑敏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