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附小 我的老师 我的同学----刘迺茜(清华附小1978届毕业生)

| | 分类: 往事回首

  作为清华职工的孩子,有个可爱的称号“清华二代”。“清华二代”一般来说都会直接进入清华附小,我家上下两辈,包括我和老公还有我的儿子,我妹妹、妹夫、妹妹的女儿,儿子的两个姑姑,儿子的表哥,共9个人毕业于清华附小。时间从1960年代延伸到2012年。只谈我自己,在附小的5年半,几乎承载了我有记忆以来所有童年的欢乐。没有痛苦么,也许有,但我都忘记了。

  一、我的老师

  教过我的老师很多,教过体育的姜武老师和教过美术的秦明智老师,现在还在附小。姜老师那时非常年轻,比我们大不到十岁。他上课时非常严格,大家一定要站得笔直,不可以出声音。迟到的同学一定会挨一顿极其严厉的批评,或者是在队列之外罚站,罚站的时间并不长却很有效,王维同学,你还记得吗?但课间休息时的姜老师就像变了一个人,任何同学都可以变着花样去折腾他,爬到他的背上都可以,姜老师都是笑嘻嘻的,可爱极了。

  低年级时教我们美术的是一位非常老的老太太,我已经记不起她的样子和姓名了。四年级以后就是秦明智老师教我们美术了。秦老师很幽默,在那个年代,幽默的气质很难得,美术课成了语文课之外我最喜欢的一门课。记得有一堂课上,王维同学一直不断地打嗝。到了下一周的美术课上,秦老师先是做范例,然后安排同学们自己画画。安静了一段时间后,秦老师忽然说:“王维,你怎么不打嗝了?”所有的同学都齐刷刷地看向王维,然后和王维一起愣在那里,过了好一会儿,大家才想起来,轻松的笑声充满了教室。

  四年级时,我的教室旁边就是秦老师和周正老师的宿舍。夏季的某一天,宿舍的门没关,可以看到宿舍窗户外边摇曳的绿树枝,还有纱窗上爬着的十几只知了,那简直就是幼年的我看到的最亮丽的一道风景了。

  还有一位我印象深刻的温虎老师,是四班的语文老师,并没有教过我们班。他应该是为了我们五年级的升学考试特地请来的。记得为了提高同学们的作文水平,温老师写了一篇范文《我的老师》,主人公是当时三班的班主任凌仪真老师。凌老师曾经也是温老师的老师,那时我才知道原来一篇作文可以那样感人,我清楚地记得我看到文中的凌老师掉了眼泪。可惜的是,温虎老师已经早早地离开了人世,许多敬爱他的同学无法再见到他。

  小学四年级时,我遇到了人生中最崇拜的恩师——鲁嗣信老师。我想我的很多同学和我一样,都非常爱戴鲁老师。鲁老师的相貌非常慈祥,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样子。她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对待每个同学都有不一样的引导方法,使得每一位同学在某一层面上都有提升。调皮的同学在鲁老师那里变得可爱了,不够自信的同学会得到充分鼓励,同学之间的小矛盾也被她巧妙地化解掉。在鲁老师任班主任的两年半里,不仅我的学习能力提高很多,就连她做人做事的态度,都言传身教地潜移默化到我的意识里。很多年之后,我才忽然明白,我成人后的许多言行不自觉地学着鲁老师的样子,那就是最早的性格启蒙吧。只是在三年前,我的恩师已经作古,无法在附小百年校庆之际与她的学生们欢聚了,遗憾!

  二、我的同学

  每当回忆起附小的环境和趣事,就会想起我的同学。

  1.音乐教室

  我上二年级时,曾经被选进舞蹈队。记得每天早晨6点半就要到学校训练,我都是叼着油饼边走边吃的,到学校刚好吃完。在音乐教室西墙外有一颗小树,树在很矮的地方分了叉,我和同学就在那里练习下腰,这样可以不用别人扶着也不怕摔倒。我们靠在音乐教室的西墙外使劲地把腿往上掰,这时就需要两个人互相帮忙了。只是我那时体弱娇气,练了一年就退出了。

  2.跳皮筋

  我知道很多女同学都喜欢跳皮筋,好像没跳过皮筋就不是北京女孩儿似的。但我们年级有三位男生跳皮筋非常棒,有他们参加,女生一般都会输。一班有一位叫徐迟的男生,小学时个子已经挺高了,所以跳皮筋非常有优势,女生都跳不过他。我们班的刘培林很灵活,跳得也很棒。还有一个是三班的胡海波,我的发小,从小在一个公寓楼长大。记得当时一群三公寓的孩子一起在梧桐树下跳皮筋、踢沙包、闯关、摔泥碗。有时候隔一条马路对面住着的三班的沈明也会过来玩。

  3.粘丝绵

  真是很奇怪,我们小时候怎么会玩出那么多花样来。除了前面说的那几样,还有一些我想得起来怎么玩,却早已忘了游戏叫什么名字。就说是“粘丝绵”吧。同学们把自己旧了、破了的棉毛裤拆成细丝,一团一团的,什么颜色都有。两个人各拿一团各自站在一棵树下,一说开始就往自己的树上粘丝绵,越高越好,粘完了就往对方的树那儿跑,取下对方的丝绵。这个过程,怎样算输赢我已然忘了,但我记得我们班是薛萍和狄志杰两个同学先玩起来的。可是后来狄志杰却说是我先玩起来的,这就是记忆裂缝吧。

  三、老蔫儿的高音

  徐仲平,外号老蔫儿,我感觉姓徐的外号都是老蔫,为什么呢?五年级的一次期末音乐考试,毕老师别出心裁地设计了许多小纸条,每张小纸条上是一句简谱,每个同学随意抽出一张。毕老师会根据纸条上的曲子用钢琴弹奏一遍,然后同学再用简谱哼唱一遍,没有问题就过关。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轮到徐仲平时,那个曲子的尾音是高音,徐仲平唱的时候随着高音把脚踮起老高,但还是没唱上去,笑翻了一屋同学。

  时过境迁,我已从清华附小毕业37年,我自己的儿子也从附小毕业6年了。但我因为没离开清华,一直见证着我的母校一点一滴的变化。现在美丽现代时尚的校园令人赏心悦目,操场上的塑胶跑道替代了我们小时的灰渣跑道。但我心里的那个清华附小永远是我最美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