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6中队的刘佳桐同学
第一次写他名字时,写成了梁印章,心想怎么会有如此偷懒的父亲,这样起名。直到他找到我,说是“营”不是“印”时,我才消除了疑惑。梁营章老师来附小之前是清华大学继教学院的老师,北师大教育学研究生。他没有人们预期的水土不服,而是很快融入了清华附小的德育工作中,并且渐入佳境。
厚嘴巴
见到梁老师第一印象是他有一个厚厚的嘴巴,印象中,嘴巴厚的人不善言辞。但他却例外,略带胸腔共鸣的男中音,听上去浑厚有穿透力,只是当气流通过嘴唇时,发出的字音略显厚重。但是这并不影响它的感染力。因为梁老师每天清晨站在寒风中谦恭和善地迎接着每一个师生,那张温暖的笑脸让严冬褪去了几分寒意。
梁老师自认为略带方言的普通话会影响教学效果,但他相信勤能补拙。于是,你常会看到,忙碌奔走的他念念有词,那是在练习普通话;办公室里传来那激情满怀地朗颂声,那是梁老师在朗诵诗歌。回到家里,面对两个月大的女儿,他也抑扬顿挫表情丰富地在表演着,那是在练习周一的国旗下讲话稿。也许,襁褓中女儿就是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被启蒙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锻炼,在教室的讲台上、在学校广播室、在升国旗仪式上,梁老师的形象渐渐深入人心,赢得师生的认可。
勤脑子
初来乍到,附小老师们那特有的语言风格,让他感受到了这种语言密码来自于一本叫做《纲领》的手册,于是,他开始寻找。当他第一次读到《纲领》时,他感觉:这是一个人在呼唤一群人,是一个人的智慧转化成一个集体的智慧,是一个人的澎湃热情在点燃一群人,是一个人的气质塑造整个附小的气质、是一个人的精神追求带动一个集体的精神信仰,朝向伟大的事物迈进,走向明亮的那一方。
对《纲领》有如此理解和评价,是因为他也是有着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的人。短短半年,他就尝试着把清华校史、清华人物搬进课堂。他买来介绍清华名人故居的书;他从以往大学工作的讲座中搜集课堂资料,加工转化为自己的课堂内容;他还组织学生对自己身边的清华风物开展调研、讨论。每一项工作,他都乐此不疲。面对行政办公和课堂一线的选择,他毫不犹豫地选择课堂。梁老师认为,在课堂,不但可以获得知识的分享,更重要是在交流碰撞中师生思想得到了升华。可以想象,在他的课堂学生会有不少的收获。
爱学生
一位一年级的学生自觉地把垃圾捡起,梁营章看到了,大张旗鼓地表扬孩子,学生还因此得到了校长奖;在全校赞美文章的评比中,他从一位学生对送饭工人这位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中,看到了这位学生善于从细微之处、从平凡之处发现真、善、美的可贵品质。他敏感地抓住这个契机,肯定奖励学生,并激励更多的学生学习这种品质。在为学生的评语和奖状的拟稿中,你都可以看到他在小心翼翼地呵护着那友善、向上的心,他希望一句亲切温暖的问候,一段积极向上的文字,一声热情洋溢的赞美、一行发自肺腑的建议,是能激发学生奋进向上的激情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因此,他的桌子上总是堆满了奖状;桌子旁堆满了扛回的几大箱奖品。忠厚朴实的他与人交往没有华美的言词,在面对学生时,却总是不惜言辞夸奖。这样的理念后面支撑的其实是一个爱字。
敬同事
在德育处工作,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初来乍到,梁老师也曾碰过钉子。但是很快,他就以勤跑腿、多沟通、常请教等方式,赢得了同事的认可。看不出他曾经是一个有着大男子主义的老师。然而大学时,一本书改变了他,在那本书上,他看到了女性的地位卑微和承担的社会家庭责任的重担的失衡。这本书改变了他的人生观。因此,面对女性,他总是宽怀地面对,主动地承担。从感恩节里,悄悄为妻子买一件冲锋衣,慰问她带孩子的辛劳;从讲述女儿成长的那份柔情幸福;从他对父母的那份孝道,从他对女同事的那份尊重,都能感觉,他用一颗真诚、善良、质朴的心,身体力行、全心全意地在做着德育工作。
(曾少燕)
感言:虽然梁老师刚到附小不久,但是他已经完全融入到了附小的团队中。看他每天忙忙碌碌的跑上跑下,真是敬业!作为一名副班主任,他用心关怀每一个学生,帮助每一名学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附小的舞台上,他一定会迸发出独有的光芒!
窦桂梅 李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