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6中队的刘佳桐同学
“妙趣横生九连环”
如果让我从数学教师团队中推荐一位《清华少儿数学》形象代言人,我肯定首推董彦。原因是里边 “数字地雷阵”、 “九连环”等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意都来自董彦。研发教材,她永远乐此不疲。至今,她带领老师研发“九连环”的故事仍然让我感动。
当时她是数学组长,一直为其中一课的内容而举棋不定。考虑到从兴趣出发,孩子们最喜欢玩,玩什么才更有益处、更能体现数学的价值呢?董彦想到一年级的教材中有“七巧板”,它可是中国古代四大益智玩具之一。另外的九连环、华容道、鲁班锁中,尹红丹会玩“九连环”,不如就在这上面做点文章吧。董彦开始向小尹拜师学艺,刚学当天她就带着九连环回家,连饭都顾不上吃,头也不抬地拆来解去。终于九个环全都被拆下来后她才如释重负地去吃饭。匆忙地吃了几口饭,又开始研究装法,成功之后又反复拆装了几遍,才算心满意足。夜已深,但她丝毫没有倦意。
之后的几天时间里,她又带领同组的老师做起了“功课”:先分头上网查找有关九连环的资料,进行学习;再认真讨论最佳教学方案。她们原本设计在课堂上,除了教会解法还要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九连环背后蕴含的数学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但40分钟的时间毕竟太短了,没能如愿。这样的大好时机可不能让孩子们错过啊。董彦最后决定给全年级举办一次讲座,讲座最后再开展一次“九连环大赛”。大赛的消息一宣布,孩子们练得更起劲了。同时,名为“益智玩具自古传,妙趣横生九连环” 的讲座也如期举行了。益智玩具中蕴含着科学原理;中国古代四大益智玩具的介绍;九连环背后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九连环和数学之间的密切的联系……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最后,激动人心的时刻——“九连环大赛”终于到了。这次活动可谓圆满成功。孩子们写出了一篇篇生动的数学日记,有的还说回家教会了爸爸妈妈玩九连环。字里行间流露着他们对九连环的喜爱与着迷。董彦及时把活动的内容向校报投了稿。之后董彦又想,作为校本教材,今后肯定会有很多数学老师要上这堂课。那么,如果老师们都来玩九连环,让他们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感悟数学文化的魅力,该有多好啊!在一次数学老师的学习时间,她们又将这一内容与全体数学老师进行了分享。后来在我的建议下,她以“益智玩具自古传,妙趣横生九连环”为题,撰写了系列案例。
九连环系列活动激发起了教师主动学习、自主钻研的热情,更点燃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师生共同被数学文化的魅力所吸引,浸润其中,为之痴迷。从最初的设想,到后来的研究培训,董彦从带动一个人、一个班的学生,到影响全校的数学老师和学生,到活动背后的反思,这一系列的“环”都是董彦带领她的团队的老师们一个个拆解拼装起来的,最后能在全校形成“九连环”文化的研究热潮,董彦功不可没。
“我的周末我设计”
为了推进数学实践活动,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数学实践活动系列化,与董彦聊起来,她是双手赞成。能否将低年级的实践活动设计成“亲子”活动呢?在一段时间的反复思考之后,“我的周末我设计”新鲜出炉了,以下是董彦撰写的活动导言:“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邀请1位或2位好朋友,还有他的爸爸妈妈一起出游一次。你们在出行前,先要进行出行方案设计哟!比如:商量到哪儿去玩,画一张简单的路线图,合理安排一下行程,算一算大约要花多少钱,需要准备哪些物品……想想,这次任务中会用到哪些学过的数学知识?你们可以分工合作,遇到难题时也可以去查找资料,请教家长。快把你的才能施展出来吧!最后要以数学小报(两张A4纸)的形式记录下这次难忘的活动。版面自行设计,别忘了贴上你们俩最喜欢的照片哟!每份小报都将在班级或年级展板上展出,让大家一起分享你们的快乐,好吗?赶快行动吧!”
当孩子们接到这项别具一格的任务后,都显得兴致勃勃、跃跃欲试。没等老师把要求提完,孩子们已经开始在座位上用眼神约定合作伙伴了。第一个周末刚过完,就有孩子交来了几份制作精美的小报。董彦边展示边评价,给出建议,希望还没完成的孩子能博采众长,更进一步。作品陆陆续续地交来了,果然越来越完善,很多细节想得比老师要求的更细致。比如,有的作品除了写预算开支也写了实际花费,还在日记中提到“我发现我预算时算多了餐费,而少算了船费。以后我做预算的时候还要更加仔细。” 有的作品加上了活动目的,像“通过采摘劳动和品尝农家饭体味乡村生活。并把课堂上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加深印象,进一步提高未来的学习热情”。有的作品归纳了所用到的数学知识,比如运用了我们学过的“方向与路线”,画路线图,设计出行路线;运用了我们学过的 “时、分、秒”作出了日程安排;运用了“数学四则运算及混合运算”解决了实际问题;运用了学过的“统计”,对这次出行做了一次简单的统计。最后还总结说:“以后,我还想运用学到数学知识,更多地在生活中加以实践,活学活用,帮助家长购物、算账,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董彦老师总能绞尽脑汁将我们的一些设想付诸现实,她在用心寻求种种可能,我们的教育也就因了这些“可能”而变得丰富多彩。
“没事儿,我来吧”
本学期,为了更好地开展学习方式改革,我特意请来了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为我们传经送宝。唐小莉老师承担了其中一节的任务。小莉对教学环节进行了精心设计,尽可能地体现出本学期新的教学方式。这课的教具有计数器、珠子、小棒等,准备起来尤为复杂。最初试讲时设计计数器上的字要先遮挡上,之后又改为不遮挡,又得把贴上了的双面胶条费力地取下来,非常麻烦。董彦就主动和王俊芬老师承担了准备教具的全部工作。在试讲进行了三遍之后,大环节已经问题不大,唯独在教态的把握上,感觉小莉在和学生的亲近感上还需提高。大家提出了很多建议,可是她总有一种当局者迷的感觉,仍旧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候,董彦说:“没事儿,下周一我来上一节!”她把课再次从头到尾地反复研究了一番,各个环节间的过渡语都再次设计后,成功地为小莉上了一节示范课。课上完后,小莉说自己真的是旁观者清,这回知道该怎么上了。最终正式上课那天,小莉笑容可掬,和学生交流得极为融洽,得到了吴老师的大力好评。
在“乐学作业”的设计上,老师们投入很大的精力。暑期,编写了初稿,开学后,老师们一边教课仍旧一边修改,总是希望更加了解学生当时的接受程度,希望这份作业能更为准确地把握住每节课的重难点,体现出清华附小的水准。一年级的作业从来都得是图文并茂的,这样才符合这个年纪孩子的特点。有时为了找一幅合适的情境图,董彦要在网上搜索上大半天,然后还要进行调整、局部遮挡等工作,她俨然变成了一位编辑部的美工。为此董彦还特意建立了自己的图片素材库,见到合适的图就先留着,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没想到,没过两天在组里老师编写语文乐学作业时就派上了用场。后面的作业,不论是董彦负责的单元,还是其他同事编写的单元,都由董彦承担了最后的修改工作。她还为乐学作业设计了封面和扉页,创设机会让孩子们进行作业成绩登统,在生活中真实地经历搜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过程。
为了努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亲近数学、愿意投入地思考数学问题。考虑到单靠课本内容的学习,有些孩子会“吃不饱”。我们想到了为孩子们编写一些课外题,兼具趣味、典型及思维性。每周5道,每月通过班级公邮上传给家长。题目会比课内略有难度,但又不超出目前的能力范围,跳一跳就够到。董彦找来上一个年级的尹红丹老师选编的一版思维训练题,进行改编、排版。最后考虑到和“乐学作业”匹配,董彦就起了“乐思作业”的名字。家长们非常支持这样的作法,99%左右的学生都认真参与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没事,我来吧”是董彦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当年我执教《真分数、假分数》一课,孩子还小的董彦为了让几张纸能错开有更好的效果,不惜花上一个周末的时间;为了大合唱时老师们能漂漂亮亮地上台,她拿来自己的化妆品,给大家化妆,有的老师自己画好了,她看看说:“我觉得不行,重来。” 这样的事太多了。
董彦做的事很普通,但普通的事要能加入“创意,热情,执着,认真”这些作料,就会有别样的味道出来,值得我们去品味、去学习。董彦是一个永远追求“更好”的老师,她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纲领》对老师的要求,是我们数学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张 红)
感言:提到董彦,我会想到“漂亮、创意,执着,认真”这些词。她工作投入,有童心,有想法,有才情,无论是作为副班主任、还是数学教师,她都样样出色。董老师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纲领》对老师的要求。
窦桂梅 张 红